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悟真寺·山環水繞古寺美
悟真寺位于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王順山,分上下兩院,上寺在山腰,下寺在山腳。據《藍田縣志》記載,悟真寺創建于隋代,唐代尉遲恭奉命監修重建。當時規模宏大,殿宇毗連,樓閣重疊,可容僧侶千人以上。貞觀十九年(645),善導大師三十二歲來長安即住在此寺,任住持十七年,在這里著書立說,講經論法。
王順山下藍水環繞,山上竹林蔥翠,古木青青,金碧輝煌的殿堂毗連林立,猶如仙山瓊閣。唐代,這里是著名的游覽勝地,詩人杜甫、白居易、王維、韓愈、錢起等都在這里留下了美好的詩篇。白居易在這里連游五晝夜,留戀佛寺山林勝景,猶不忍離去,寫有《游悟真寺》詩:“藍水色似藍,日夜長潺潺。周回繞山轉,下視如青環。”“六楹排玉鏡,四座敷金鈿。黑夜自光明,不待燈燭燃。”如今青山綠水依舊,但昔日殿宇的輝煌已無:下寺早已湮沒,上寺建筑也只剩下五六個零落歪斜的小石塔和一座破敗不堪的小院,唯有山下的水陸庵依然保存較為完好。
水陸庵位于王順山下一座三面環水的臥魚形小島的西北盡頭。本是古悟真寺的水陸殿。庵的始建年代有六朝、初唐等幾種說法。明、清兩代曾重修多次。1958年又進行了大規模整修。
庵內大殿系明代建筑,大殿內墻壁上布滿彩繪泥塑群像,相傳出自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之手。壁塑分為南北山墻、殿中正隔間西壁及檐墻四部分,以南北山墻的最為精采,采用連環塑的形式,上下迭層,列塑著釋迦牟尼的傳略故事。所塑諸佛菩薩、飛天供養人以及飛龍舞鳳、獅子、麒麟、象和牛等鳥獸,無不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其山水橋梁、園林瀑布、亭臺樓閣和殿宇寶塔等建筑和自然景物,造型生動,布局得體,各盡其妙。南北兩壁下方還有一排形體較大的“五百羅漢過海”和二十四天王塑像,面目猙獰,充分表現出佛教的威懾力量。
水陸庵壁塑群像,是陜西省寺廟中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彩塑神像。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桂林之旅·漓江·山水巧對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寧波·山眉水眼古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