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蘇北之旅·枚乘故里·“信獨拔而偉麗”
淮陰碼頭鎮,不僅產生了韓信這樣的大將軍,也造就了枚乘這位著名的文學家,一文一武,輝映古今。
枚乘,字叔。生年不詳,卒于前140年。《漢書·藝文志》載其賦九篇,《七發》是他的代表作。文章假設楚太子有病,吳客往問,用七事來啟發太子,故名《七發》。全文規模宏大,辭匯豐富,描寫事物鋪張細膩,開辟了漢代大賦的道路,又不像大賦那樣平板,后人稱為“七”體。劉勰《文心雕龍》評論說:“枚乘摛艷,首創《七發》,腴辭云構,夸麗風駭”,“自《七發》以下,作者踵繼,觀枚氏所倡,信獨拔而偉麗矣!”
枚乘曾為吳王劉濞郎中,他不顧個人安危,極力勸說劉濞不要謀反,并為此寫了前后《諫吳王書》,吳王不聽,枚乘離吳至梁,受到梁孝王劉武的重用,曾一度被漢景帝召為弘農都尉,但不久又回到梁國,直到前143年,梁孝王逝世,他才回到淮陰故里。
漢武帝做太子時,就仰慕枚乘的文名,即位伊始,就以“安車蒲輪”征召他進京一見。枚乘從淮陰北上,因年事已高,不堪風霜,病逝途中。其幼子枚皋,少有“神童”之譽,也以才華出眾得到漢武帝的賞識。
據《淮安府志》、《清河縣志》載,枚乘故里,在淮陰縣故城——今淮陰縣碼頭鎮。北宋《太平寰守記》載:“枚乘宅,墓,在縣南二百步。”當地志書說:“枚亭,在淮陰故城北。”淮陰歷經水患戰亂,關于枚氏父子的古跡,早已蕩然無存,今僅存一塊“枚乘故里”石碑。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泉州之旅·姑嫂塔·“二妃環佩冷,秋色正蕭蕭”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福州之旅·白巖山·“八閩岳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