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長江三峽之旅·奉節(jié)·“奉公守節(jié)”
奉節(jié)古稱夔州。夔為神話中的動物。《山海經(jīng)》載:黃帝時,“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fēng)雨,目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據(jù)對瞿塘峽東端“大溪文化”古人類遺址的考察,夔當(dāng)為該地古氏族的圖騰。夔春秋時為子國;楚并為九縣之一;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單獨置魚腹縣;唐貞觀二十三年(649)改名奉節(jié);初據(jù)今梅溪口西岸,至德年間遷白帝山麓附近,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遷至今址。
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后,一條神魚吞下了他的遺體,游向他的故鄉(xiāng)秭歸。路上神魚淚水不斷流,視線不清,一下子游過了秭歸,直到瞿塘峽的滟滪堆才發(fā)覺,趕緊掉頭。人們因神魚至此復(fù)回,又因魚腹含英,所以把澦州改名“魚復(fù)”或“魚腹”。
有一年,魚復(fù)新來的縣官許由偷偷挖開劉備之妻甘夫人墳?zāi)埂側(cè)肽沟溃啄厩暗拈L明燈突然熄滅,隨風(fēng)飄來一紙,上書“許由許由,無冤無仇,私開古墓,給我上油”。原來是五百年前諸葛亮料定今日之事所書。許由大懼,傾其所有買油添燈,自此不敢昧心,卸任時,親題“奉公守節(jié)”匾額交接。新縣官奏明皇上,取首尾二字改縣名。繼任者皆以清官自詡,故“奉節(jié)”之名沿用至今。
上一篇:眷眷中州情·豫西南之旅·南陽·“南都”、“帝鄉(xiāng)”漢畫多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武夷山之旅·考亭書院·“妝點江山真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