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興平·茂陵》陜西名勝簡介
在興平市南位鄉茂陵村。茂陵距興平市區9公里,距西安市區40公里。這里是西漢武帝劉徹的葬地,因地處漢代槐里縣茂鄉,故名其陵曰茂陵。
漢武帝劉徹是景帝劉啟之子,在位54年(前140一前87年),而陵墓則建了53年,從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建元二年(前139年)開始建陵,花去國力人財難以計數。在位期間,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術,作為鞏固政權的工具,并采用法術、刑名以加強統治。頒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以削弱割據勢力。設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征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采桑弘羊的建議,把冶鐵、煮鹽、鑄錢收歸官營;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實行代田法,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文治武功,皆著于世。武有李廣、程不識、衛青、霍去病、楊仆、郭昌、李廣利等抵御外國入侵,前后抗擊匈奴北來,討平西羌,征平南越和西南夷,將兵遼東,鞏固漢之四方。文相有田蚡、竇嬰、大司農鄭當時以治邦安農,興修水利,穿渭渠(亦曰漕渠)、白渠(古有大白、中白、南白)。外交家有張騫出使西域,蘇武出使匈奴,并通商多國,著名的“絲綢之路”,即始起于漢之都城長安。漢武時期,并大治宮室,起上林苑,作昆明池,習水戰,起柏梁臺,作承露盤,起建章宮。劉徹為了與鄰邦和睦,曾以宗室江都王劉建之女,名細君者,為公主而嫁烏孫國。但是,漢武帝劉徹迷信神仙,舉行封禪,祀神求仙,揮霍無度,曾幾度入東萊,甚至浮海求仙。于后元二年(前87年)春二月駕崩,入殯未央前殿,三月葬茂陵。
據《關中記》載:漢諸陵皆高12丈,方120步,唯茂陵高14丈,方140步。實測冢高46.5米,頂部東西長39.5米,南北寬35.5米,冢墓邊長240米。成平頂方錐形,形如覆斗,莊嚴穩重。據《漢書·貢禹傳》:武帝“及棄天下,昭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相傳武帝所穿的金鏤玉衣和生前所讀的雜經三十余卷,咸入金箱,一并埋入陵墓。
為茂陵而在陵東南營建了茂陵縣城,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遷豪富名門于縣城,據《漢書·地理志》載,時茂陵縣城有277000余人,人口眾多,為西漢五陵之冠,繁華甲于天下。
陵園周圍,有夯筑城垣遺址,城垣為方形,每邊長400米,墻基寬5.8米,東、西、北三面城垣土闕仍在,南面門垣已湮沒,土闕不復存在。而當時陵園內建筑物甚多,有祭祀的獻殿、寢殿和守陵人員居室,為了管理,設置陵令、屬官、寢廟令、園長、門吏等5000人公差。
陵園前及其附近,有長10里,寬5里的陪葬區,陪葬王公貴戚、大將要臣墓近20座,據記載著名的有霍光、金日䃅、衛青、霍去病、上官桀、上官安、李夫人、敬夫人等墳墓。
茂陵地面建筑物已不復存在,地面常發現西漢瓦當、空心磚等建筑材料。1981年5月,茂陵東側出土鎏金銅馬、鎏金鎏銀竹節熏爐等文物200余件,為建國后的一次重大發現。而今,在茂陵的陪葬墓霍去病墓地,成立茂陵博物館,陳展茂陵及霍去病墓的出土文物和石刻藝術品,以及漢征匈奴的三次路線圖和張騫出使西域圖與絲綢之路圖等等。
茂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商洛·丹鳳縣·船幫會館》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戶縣·草堂寺》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