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永城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位于永城市東北原崇法寺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法寺建于唐代,今寺已廢,僅存磚塔。據史書和有關金石資料記載,該塔始建于宋紹圣元年(1094),落成于紹圣五年。明清雖幾次修復,仍有破損,清末遭雷擊留有裂縫。1938年遭日軍炮擊,殘存八層。1984年大修并重建塔剎。
塔平面呈八角形,為仿木樓閣式磚塔,高九層,通高34.6m,塔底座邊長3m。塔體自下而上每層逐漸收斂,每層高度也依次遞減,整體輪廓略呈優美的拋物線形。該塔由基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每層正向四面(東、西、南、北)均辟圭形門,其余四面一至三層間施古錢紋、龜背紋、假窗。底層東、南、西各圭形門內為十層疊澀磚砌成的覆斗形頂方形小室,內建佛龕。北門為登塔門,由此門進入塔道,環繞而上可至塔頂。南門小室下為地宮,長方形,覆斗式頂,現僅存石匣,匣蓋一側刻有記述修建該塔情況的銘文。塔底層轉角處為瓜楞形倚柱、磚砌蓮花覆盆形柱礎,二層以上均為半圓形倚柱。每層轉角處施石質龍首角梁,懸掛風鐸。塔體內外壁面上共鑲嵌有相同的黃綠釉“一佛二弟子”佛像磚651塊,塔內壁面還裝飾有石刻塔銘四塊、磚雕佛像一尊。
塔心室內部結構別具匠心:一層為穿心式;二層為穿心式與回廊式相結合,上施天花;三層為方形壁內折上式,十字通道,八角形塔室;四層方形壁內折上式,方形塔室;五層方形壁內折上式,四通道,八角形塔室;六層為方形壁內折上式,八角形塔室;七、八層同為八角形壁內折上式,無塔心室;第九層為實心砌體。塔的內部結構綜合了多種古塔的建造手法,將穿心式、回廊式、方形壁內折上式及八角壁內折上式等糅合在一座塔內,在宋塔中實為少見,為宋塔結構中的精品。
崇法寺塔之“寶塔盤云”為永城八景之一。
塔身檐部構造(文宣提供)
二層內壁佛像磚(文宣提供)
北立面圖(文宣提供)
南北縱剖面圖(文宣提供)
全景(文宣提供)
上一篇:佛教建筑·武陟妙樂寺塔
下一篇:文廟書院建筑·永城芒碭山夫子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