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 (?—1726年),漢鑲黃旗人,字亮工。康熙朝進士。康熙末年任四川巡撫,授總督,與撫遠大將軍胤禵總督西征之師援藏,鎮(zhèn)壓策妄之亂。
雍正皇帝即位,十四阿哥胤禵被召回京,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駐節(jié)西寧,以提督岳鐘琪為參贊。青海地方首領羅卜藏丹津乘康熙雍正權力移交時制造叛亂,欲脫離清朝。雍正皇帝派年羹堯平叛。年羹堯往返不到兩月,獻俘京師,自來用兵成功之捷,未有如此之速。深得雍正皇帝嘉獎,封年羹堯為一等公,賞一精奇尼哈番。之后年羹堯又奉命討平甘肅莊浪部叛亂,雍正皇帝又加年羹堯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職。
雍正皇帝一面在使用年羹堯,一面又猜忌年羹堯。當年,十四阿哥胤禵在青海任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是得力助手。當青海、甘肅已平,狡兔死,走狗烹,雍正皇帝就轉過來羅織年羹堯之罪了。
而年羹堯自恃軍功,自西軍還京,軍威甚盛,黃韁紫騮,絕馳而行,雍正皇帝出城迎接,年羹堯與雍正皇帝并轡而行,百官伏地,年羹堯不為所動,這種傲慢,對猜忌成性的雍正皇帝來說是不能容忍的。于是調補浙江杭州將軍。不久下詔革職,授為閑散章京,在杭州效力行走。
雍正三年 (1725年),議政大臣彈章交至,列年羹堯九十二大罪,請立正典刑,以彰國法。雍正皇帝故作姿態(tài),念其平青海有功,令其自盡,其父年老免死,其子年富立斬,其余15歲以上之子,發(fā)往廣西、云南充軍,族中有候補文武官者俱革職,有匿養(yǎng)年羹堯子孫者,以黨附叛逆例治罪。
上一篇:《嶺南重鎮(zhèn)佛山》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廣貨馳名世界》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