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柳公權墓》陜西名勝簡介
在銅川市耀州區(qū)阿子鄉(xiāng)讓義村。柳公權墓是唐代大書法家、柳體的始祖柳公權的葬地。據(jù)《通志》記載,宅廢,今名柳家原。
柳公權(778—865年),字誠懸,唐代京兆府華原縣(今銅川市耀州區(qū))柳家原(今阿子鄉(xiāng)讓義村)人,生于唐代宗李豫大歷十三年(778年)。據(jù)《舊唐書》曰,柳年幼好學,12歲能為辭賦。唐憲宗李純元和元年(806年)進士,唐穆宗李恒長慶(821—824年)年間為翰林侍書,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權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宗改容,知其筆諫也。官至太子太師。
柳公權的后世知名,在于書法,正楷尤為稱著。初學晉代大書法家王右軍書法,以后兼學唐代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歐陽詢和京兆萬年縣(今西安市)顏真卿等當代書法家,古今并學,自成一家,骨力遒健,結構勁緊,人稱“柳體”,世稱“顏柳”。贊曰“顏筋柳骨”,對后人影響很大。經(jīng)他所書之碑很多,以《玄秘塔碑》、《金剛經(jīng)碑》、《神策軍碑》最為著名。其中《玄秘塔碑》字帖流世最為廣泛,為后人學書法的楷模。書跡有《送梨帖題跋》。陜西境內(nèi)保存的柳公權真跡碑石,有西安碑林的玄秘塔碑、馮宿神道碑;永壽縣文化館的劉沔碑和高陵縣唐李晟碑等。
柳公權卒于唐懿宗李漼咸通六年(865年),享年88歲,死后葬故里。墓今尚存,周長17.60米,冢高1.60米,墓前立一石碑,上書“唐太子太師河東郡王柳公權墓”13個大字,為清高宗弘歷乾隆時陜西巡撫、江蘇太倉人畢沅所書立。此外,東側(cè)還有其兄柳公綽墓。
柳公權墓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渭南·潼關縣·楊震墓》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延安·橋兒溝革命舊址》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