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關(guān)外山·松花江之旅·北山·“天下第一江山”
北山位于吉林市西北,九座山峰連綿相接,猶如群龍盤距,因此又稱之為九龍山。關(guān)于九龍山更名的原因,有一段傳說。據(jù)說滿族的祖先誕生在長白山、松花江一帶,清朝以來,滿清王朝一直把長白山一帶尊為祖先的發(fā)祥地,常常到這里祭神。康熙二十一年,皇帝親自率大臣到長白山祭神,因路途遙遠(yuǎn),先在松花江畔停留,在游覽九龍山時,聽當(dāng)?shù)厝苏f:九龍山有帝王之氣,不久將有真龍?zhí)熳映霈F(xiàn)。皇帝聽了異常惱怒,下令寧古塔將軍帶兵鏟平九龍山,消除帝王之氣,并把九龍山改稱北山。
北山留有許多清代名人的遺跡、墨寶,半山腰的“冷雪堂”建于清末,有清代著名書法家翁同龢手書匾額“冷雪堂”。此堂依山而建,前臨峭壁,后倚山峰,當(dāng)初詩人墨客常雅集于此,觀賞雪月,敲棋吟詩。清末詩人宋鐵梅在堂前撰有一聯(lián)“爽借清風(fēng)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深得“冷雪堂”神韻。由“冷雪堂”往上走即是始建于康熙四十年的“關(guān)帝廟”。廟內(nèi)正殿塑有關(guān)羽金身塑像,莊嚴(yán)肅穆,逼真?zhèn)魃瘢磉吺侵軅}、關(guān)平像。乾隆十九年,清高宗到此題寫了“靈著豳歧”的橫匾。正殿東西有暫留軒和何紹基題寫齋名的“翥鶴軒”。廟門西側(cè)又有一座二層明樓,登樓可見松花江上往來的船只,名為“觀渡樓”。
從關(guān)帝廟后門走出是“藥王廟”,建于乾隆三年(1738),是用來祭祀三皇、藥圣及歷代名醫(yī)的廟宇。現(xiàn)在每逢農(nóng)歷四月十八,這里便舉行盛大的藥王廟會。
藥王廟北門之外,過坎離宮,就是北山最大的廟宇“玉皇閣”。“玉皇閣”始建于雍正年間,巍峨雄偉,融合了滿、漢建筑的特點。“玉皇閣”分前后兩層佛殿,前殿兩楹之間,石級上有一牌樓,上書“天下第一江山”;正殿是“朵云殿”,樓上是彩塑金面玉皇大帝像。東西兩側(cè)各有禪堂及鐘鼓樓,又有觀音殿、祖師廟、萬綠軒與吟秋閣等建筑。清代著名的書法家和文人如翁同龢、鐵寶、何紹基、成多祿等都有遺墨于此,玉皇閣東西兩廡有成多祿撰寫的對聯(lián):“五載我重游,桑海高吟詩世界;一層誰更上,乾坤沉醉酒春秋”;“絕妙朋游,有明月一盅,好山四坐;是何意志,看大江東去,秋色西來”。
出玉皇閣東行是碧瓦雕欄、輝煌壯麗的攬月亭,攬月亭為東北地區(qū)最大的園林亭閣。
經(jīng)玉皇閣西行,即到了架于峭壁上的“攬轡橋”。據(jù)說康熙皇帝北巡時,曾在此停騎四顧,贊嘆吉林是“四山屏立,江城如畫”。溥儀在此曾主持劈山建橋,并親題“攬轡”二字。過“攬轡”前行,至西南山頂,有一涼亭,名為“曠觀亭”;登亭遠(yuǎn)眺,山光水色,城市風(fēng)光,盡收眼底。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南岳之旅·湘西草堂·“天下士非一鄉(xiāng)之士”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石家莊之旅·天桂山·“太行武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