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陵縣·李晟碑》陜西名勝簡介
在高陵縣白象村渭河邊李晟墓西北200米處。李晟碑就是唐德宗李適時太尉、中書令、西平王李晟的墓碑。因渭水北移,威脅墓碑安全,為了防止墓碑淹入渭水,明代將碑由墓道遷至現(xiàn)址,以后神道大部已陷落河中。
李晟碑由宰相裴度撰文,由大書法家柳公權(quán)篆并書。碑高4.35米,碑寬1.48米。碑文記述了唐故太尉兼中書令、封爵西平王李晟的戰(zhàn)績及生平傳略。
李晟,字良器,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生于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十五年(727年),死于唐德宗李適貞元九年(793年)。初在西北邊境為裨將,屢立成功,后調(diào)任神策軍都將,擊吐蕃、南詔,勝之。并率軍討伐藩鎮(zhèn)田悅、朱滔、王武俊的叛亂。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涇原兵變,朱泚乘機叛唐,德宗去奉天(今陜西乾縣),朱泚據(jù)長安。李晟自蒲津關(guān)渡黃河,據(jù)兵東渭橋,當(dāng)時只有4000人,晟善撫御,人樂從之,旬月兵多至萬余,西去勤王。德宗興元元年(784年)以李晟為神策行營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又返軍駐東渭橋(今李晟墓地),又加李晟鳳翔、隴右節(jié)度等使兼四鎮(zhèn),北庭行營副元帥。這年六月,李晟收復(fù)京師長安,迎德宗于城西20里三橋(今西郊三橋鎮(zhèn)),皇帝輒宴勛臣,李晟功績居首位,琿瑊居第二,后諸將相依次排功。進封李晟爵位西平王、中書令。德宗貞元二年(786年)九月李晟遣兵擊吐蕃于千城(今陜西千陽)。十二月入朝。貞元三年以張延賞同平章事,張與李原有隙,張向皇帝說了李的壞話,皇帝又忌李晟的功名,加之吐蕃又有離間之言,于是年三月以李晟為太尉之職,解除了兵權(quán)。貞元九年(793年)八月,李晟卒,謚曰忠武,葬在原駐軍地。此碑為墓地的神道碑,世稱“三絕碑”。
李晟碑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渭南·富平縣·李光弼墓、碑》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榆林·米脂縣·李自成行宮》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