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橫
即“事一強以攻眾弱”(韓非子《五蠹篇》),一種以強擊弱的謀略。這種謀略產生于中國戰國時期,從地域上看,當時較強之國為齊、秦;東聯齊或西聯秦為橫。較弱的國家是趙韓魏等,北連燕、南結楚為縱。故有稱“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合為橫”。連橫合縱斗爭初期,合縱可以對齊,亦可對秦。后燕等五國破齊,齊一蹶不振,秦成為連橫的中心和合縱國抗擊的對象。以后秦采取與連橫有內在聯系的遠交近攻之策,將六國一個一個地擊破,統一天下。后來,在錯綜復雜的斗爭中,作為強者一方常常在注意拆散對立面聯盟同時聯合某一方面擊敗對手。
戰國時期的連橫和合縱屬于縱橫家發明的謀略,多用于伐謀、伐交。其后人們使用上亦多用于這個領域,但含義又有延伸,在政治、軍事斗爭上也運用這一謀略。在當代復雜的國際斗爭中,連橫和合縱之謀使用的十分普遍。如蘇美兩大國的聯合與第三世界國家的斗爭就屬于這個類型。
上一篇:進取精神修養
下一篇:逐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