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富平縣·李光弼墓、碑》陜西名勝簡介
在富平縣覓子鄉別家村西北1公里處。李光弼墓是唐天下兵馬副元帥、臨淮王李光弼的葬地。
李光弼(708—764年),營州柳城(今遼寧凌源縣)人,父親李楷洛,原是契丹的酋長,武則天時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將軍。光弼起初為左衛郎,后曾任河西節度副使、朔方節度副使。安祿山亂唐,他被升為河東節度使,曾與唐另一大將郭子儀進攻安祿山所占領的河北,收復10余郡。又在太原擊敗反唐的史思明。唐肅宗李亨乾元二年(759年)升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率軍進擊安慶緒(安祿山之子),被史思明擊敗,退守河陽(今河南孟縣)。不久攻克懷州(今河南沁陽),因功封臨淮郡王。后因宦官牽制,在洛陽北邙山戰敗。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出鎮徐州,進封臨淮王。唐代宗李豫廣德二年(764年)七月死于徐州任上,卒年57歲,同年十一月葬此,贈司空,謚武穆。
李光弼墓因在古老灌區,淤冢地下,墓地地面仍有唐碑、清碑2通。唐碑為張少悌所書,碑文為楊炎所撰,碑高4.03米,寬1.30米,厚0.40米,碑頭浮雕六螭首沿兩側下垂,碑首陰刻篆文四行“大唐贈司空李府君神道之碑”12字。碑文隸書22行,行34字,挺秀流暢。此碑刻立于代宗大歷三年(768年)三月。碑文對其祖籍和本人身世有述,其祖本出于隴西,八代祖曾受魏命為雁門戶,其父義行,朝廷愛之,遂命招諭,率騎入塞,解甲來朝,以其本枝,后賜李姓,故稱李光弼。清碑為清高宗弘歷乾隆年間陜西巡撫畢沅命富平縣令吳六鰲所立,正面隸書“大唐太尉李公光弼之墓”10字。
據《富平縣志》載,墓旁有祠,祠建于宋仁宗趙禎皇佑元年(1049年),縣令王哲為記立碑,該祠系毀赤眉祠宇而建立,以赤眉祠宇其材所建。
李光弼碑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渭南·華縣·李元諒碑》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高陵縣·李晟碑》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