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譯注·蒙卦第四·《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yǎng)正,聖功也。
【譯文】《彖傳》說:蒙穉,譬如高山下有險阻,遇險止步、徬徨不前,正象蒙穉的情狀。“蒙穉,亨通”,說明可以順沿亨通之道施行啓蒙、并把握適中的時機。“并非我有求于幼童來啓發(fā)蒙穉,而是幼童需要啓蒙有求于我”,這樣雙方的志趣就能相應。“初次祈問施以教誨”,說明蒙師有陽剛氣質、行爲適中;“接二連三地濫問是瀆亂學務,瀆亂就不予施教”,因爲瀆亂了蒙穉啓迪的正常程序。蒙穉的時候應當培養(yǎng)純正無邪的品質,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
【注釋】①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指上艮;險,指下坎。此以上下卦象釋卦名“蒙”。《集解》引侯果曰: “艮爲山,坎爲險,是山下有險;險被山止,止則未通,蒙昧之象也。” ②以亨行時中也——此謂九二處下卦之中,猶沿亨通之道“治蒙”而能把握適中的時機,以釋卦辭“蒙,亨”之義。《王注》: “時之所愿,惟愿亨也; 以亨行之,得時中也。” ③志應——指卦中二、五陰陽相應,猶“蒙師”、“學子”志趣投合。此釋卦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集解》引荀爽曰: “二與五志相應也。” ④剛中——指九二陽剛居中,喻“蒙師”剛嚴有方,“初筮”必“告”。此釋卦辭“初筮告”。《集解》引崔憬曰: “以二剛中,能發(fā)于蒙也。” ⑤瀆蒙——謂瀆亂蒙穉的啓迪程序,此釋卦辭“再三瀆,瀆則不告”。《正義》: “所以再三不告,恐瀆亂蒙者。” ⑥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圣功,猶言“致圣之功”。此釋卦辭“利貞”。《程傳》: “以純一未發(fā)之蒙而養(yǎng)其正,乃作圣之功也。”
上一篇:周易·革卦第四十九《《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下一篇:周易·豐卦第五十五《《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