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坎卦第二十九·《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譯文】《彖傳》說:“習坎”,意思是重重險陷,就象水流進陷穴不見盈滿。行走在險境而不喪失信實,就能使內心亨通,這是由于陽剛居中不偏;“努力前行必被崇尚”,説明往前進取可建功勛。天險高遠無法升越,地險山川丘陵(也難以踰越),國君王侯于是設險守護國境:“險陷”之時的功用是多麼弘大啊!
【注釋】①重險也,水流而不盈——此謂上下坎兩“險”相重,若水流陷穴、不能盈滿,以釋“習坎”之義。《集解》引陸績曰:“水性趨下,不盈溢崖岸也。”《尚氏學》:“水流若盈,則非坎矣;既曰‘坎’則不盈也。”②行險而不失其信——指二、五陽剛居中,爲行險不失信之象。《集解》引荀爽曰:“謂陽來爲險而不失中,中稱信也。” ③剛中——亦指九二、九五陽剛居上下坎之中,此與前文“行險而不失其信”并釋卦辭“有孚,維心亨”。《集解》引侯果曰:“二、五剛而居中,則心亨也。”④往有功——此釋卦辭“行有尚”。《程傳》:“以其剛中之才而往,則有功,故可嘉尚;若止而不行,則常在險中矣。” ⑤險之時用大矣哉——此句總結前三句所舉“天險”、“地險”、“王公設險”之例,從“用險”的角度歎美“坎險”之時的弘大功用。《程傳》:“高不可升者,天之險也。山川丘陵,地之險也。王公,君人者,觀《坎》之象,知險之不可陵也,故設爲城郭溝池之險,以守其國,保其民人。是有用險之時,其用甚大,故贊其‘大矣哉’。”
上一篇:周易·艮卦第五十二《《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下一篇:周易·剝卦第二十三《説明】本爻擬象,至爲巧妙:先以“貫魚”喻“宮人”,再合“貫魚”、“宮人”喻六五與四陰爻的情狀,宜視爲“復疊式”的譬喻.《周易乾鑿度》引孔子語,謂《剝》之六五猶“陰貫魚而欲承君子也”,可謂深得喻旨.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