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南岳之旅·衡山·天下南岳
衡山,古稱南岳,《山海經(jīng)》謂之峋嶁。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濱,為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宋徽宗趙佶有“天下南岳”和“天下名山”的題書。
“一觀于衡,而天下觀止矣”
衡山雄踞南天,氣勢磅礴,南以回雁峰為首,北以岳麓山為足,大小七十二峰逶迤盤繞800余里,昂揚跨越衡山、衡陽、湘潭、長沙等八市縣,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廩五峰為最著。今之所謂衡山風景名勝區(qū)主要即指祝融五峰一帶。
衡山之得名,與其地理位置和古人以星位定地名的方法有關。樂史《太平寰宇記》說它“宿當軫翼,度應機衡,故曰“衡山”;盛弘之《荊州記》說它“上承軫宿,銓德鈞物,故名衡山”。這二說都是指衡山因其對應星座為二十八宿南方朱雀七星中的軫翼二星,猶如衡器那樣可稱天地之重,可量帝王之德,故名衡山。在民間所傳大致相同。據(jù)說當年黃帝打敗蚩尤班師回朝路過衡山時,曾問祝融道:“此山何以以衡命名?”祝融說:“因其橫亙云夢與九嶷之間,像一桿秤一樣,可以稱出天地的輕重,衡量帝王道德,故名。”另外,由于軫星旁有一名曰“長沙”的掌管人間壽命的小星,而衡山古屬長沙,人們便引伸其義,又稱南岳為壽岳。今南岳皇帝巖一巨石上仍鐫有傳為宋徽宗所題之“壽岳”二字。成語“壽比南山”,即源于此。
衡山屬花崗巖斷塊山,經(jīng)第四紀以來的多次間歇性抬升和億萬年的風化剝蝕,形成如今的雄姿秀色。它的山體東側(cè)有條長達5公里,高差數(shù)十丈的大斷崖,飛流直掛,十分壯觀。它的山形仿佛為應證對應的朱雀七星,而酷似鳥形:巍峨的祝融峰形似高昂的鳥頭;芙蓉、天柱等緊緊依偎的十六峰猶如鳥兒的身軀;南側(cè)的回雁、觀音等二十峰與北側(cè)的香爐、紫蓋等十六峰,恰像鳥兒的雙翼。每當云霞飛舞或煙霧彌漫之際,整個山岳便宛如在空中飄動翱翔一般。所以清代學者魏源《衡岳吟》道:“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這個“飛”字,十分形象生動地概括了衡山的氣質(zhì)神韻。
衡山山勝水佳,計有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巖、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八絕等勝景。又因氣侯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而成為一座多姿多彩的生物寶庫。據(jù)調(diào)查,森林面積達三十多萬畝,有樹種六百個,草本植物八百多種。“行盡千山與萬山,衡山更在碧云間”,故南岳素有“五岳獨秀”之譽。
衡山歷史久遠,傳說黃帝、祝融、神農(nóng)氏和虞舜、夏禹等都曾在這里留下足跡。后世封建帝王的封禪、佛道千年的香火,文人名士的登臨,更在它的山山水水間留下無數(shù)人文景觀。
古人有云:“一觀于衡,而天下之觀止矣!”此言當不為過也。
衡山峰峰有美名
南岳七十二峰,峰峰都有一個美麗迷人的名字。清李祀柳曾將所有峰名連綴成一首有趣的七十二峰歌:
《天下南岳》古詩句出處:天臺天柱聳天堂,回雁云居最喜陽。雙石白云蒸碧岫,瑰霄惠日放祥光。煙霞安上香爐表,云嶂永參石廩旁。岳麓日華高秀麗,石囷云密歲半穰。蓮花一朵觀音坐,金簡雙持赤帝莊。會善好游靈藥經(jīng),降真酣醉曉霞漿。仙巖崱屶文殊剎,朝日芙蓉九女妝。軫宿永和明月皎,紅花瑞應碧夢香。快馳白馬追獅子,須識靈禽即鳳凰。雷祖采霞白石罅,耆阇擲缽碧云鄉(xiāng)。朱明華蓋遮巾紫,靈應彌陀駕鶴黃。岣嶁碑邊潛圣跡,紫云院里集賢良。云龍吐霧青嶺失,翠鷲棲真紫蓋張。絕妙高峰云隱隱,會仙捷步祝融岡。這些峰名的來歷,大致可以分為二類。
一是因傳說、名勝古跡而名。例如:赤帝峰、祝融峰為紀念祝融而名。白馬峰、金簡峰因大禹求書而名。雷祖峰因黃帝正妃嫘祖葬身于此而名。
又如,擲缽峰是傳說天臺宗三祖慧思在南岳住了整整十年,準備按當年只住十年的諾言辭別衡山。無奈徒弟們挽留不已,他一口氣爬上般若寺后的尖尖石峰,把多年用的僧缽朝下擲去。徒弟們見他決心如此,便讓其飄拂而去。一說慧思因應詔進京而擲缽。慧思擲缽之峰后便被叫作“擲缽峰”。靈禽峰是傳說唐薛曾幽居于此。一天,忽有靈鳥群飛,其羽毛紅碧相間,鳴叫如笙篁悠揚,盤旋數(shù)匝最后棲于峰上。此峰因名“靈禽峰”。文殊峰是傳說唐宣宗太子慕道,在西岳絕頂向西邊一峰眺望,只見那峰上金色光環(huán)中有一彌陀僧,以為是文殊菩薩現(xiàn)身。此峰以后便被叫做“文殊峰”。朝日峰是傳說昔日一異人曾于此曬太陽取暖,故名。潛圣峰是傳說唐高僧希遷游南岳,至方廣寺訪惠海未遇。一日偶見精舍號方廣,遇尊者止宿,次日出舍回首,人宅俱無,故以潛圣名峰。惠日峰傳說是因陳朝某皇帝賜一高僧道號曰惠日而得名。駕鶴峰傳說是因晉尹真人駕鶴從山間駕鶴亭升仙而得名。采霞峰是因南齊一隱士棲居衡山,不食五谷而以霞彩充饑得名。祥光峰,亦叫鶴鳴峰,是因傳說峰上曾有修道者飛升之日乘鶴而去,一時祥光縹緲、鶴鳴九霄而名。
二是因地域、景觀特色而名。例如,喜陽峰因其位于祝融峰之陽,每日最早見到太陽。岳慧峰則因其為南岳之足。天柱峰因其狀如巨柱撐天。石廩峰因其形如芙廩庫。蓮花峰因其形如盛開之蓮花。芙蓉峰因其姿俏麗如芙蓉。香爐峰因其貌酷似香爐。耆阇峰因其儼然似一老者。獅子峰狀如柿子,諧音而為獅子峰。紫云峰形似墩埠,山云至此不再東行,便亦由“止云”諧音而為“紫云峰”。
又如:曉霞峰因其凌晨即有紅霞如緞。吐霧峰因其山谷間常有縷縷霧氣回升蕩漾。碧云峰因其上常有貌似碧玉的云氣升騰盤繞。
有的峰名的由來,可能同時兼有上述兩類的一些因素。如擲缽峰,可能正因其貌似蒸缽,人們才將它與慧思附會在一起的。
另外,也還有出一些山峰是由物產(chǎn)而名的。例如,靈芝峰(即紫蓋峰)出靈芝草。白石峰產(chǎn)白石。巾紫峰長有一種遠看如姑娘頭巾的紫色杜鵑花。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南寧之旅·花山·壯族文化千古謎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秦皇島之旅·山海關·天下第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