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關(guān)外山·黑龍江之旅·黑龍江·血腥的記憶歷史的恥辱
黑龍江中、下游為中俄兩國界河,這里曾經(jīng)燃起熊熊的戰(zhàn)火,灑下過無數(shù)人的鮮血。著名的清朝將領(lǐng)薩布素,曾在這里帶領(lǐng)各族人民進行浴血奮戰(zhàn)。第一個喪權(quán)辱國的《璦琿條約》也是在這里簽訂,璦琿城內(nèi)為不忘國恥而種下的“恥辱松”至今猶存。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的震驚中外的大屠殺,更在黑龍江的土地上留下血腥的記憶。
喪權(quán)辱國的璦琿條約
璦琿城現(xiàn)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璦琿鄉(xiāng)。
璦琿又稱“艾渾”、“愛呼”、“艾虎”、“愛呼倫”等,得名于城附近的璦琿河。璦琿是達斡爾語,漢語意為“可畏”。
1683年10月,清政府任命薩布素為將軍帶領(lǐng)烏拉寧古塔的官兵一千五百人赴璦琿建城并在此駐扎防衛(wèi)。薩布素所建璦琿城位于黑龍江左岸,史稱璦琿古城。1684年,璦琿城遷至右岸,才是今天所說的璦琿城。
現(xiàn)在的璦琿城內(nèi)有一座飽經(jīng)歷史磨難的魁星樓。魁星樓建于清代,是一座高20米的樓層建筑,矗立在江邊,青磚紅墻,巍峨壯觀。
魁星樓聞名于世是因為1858年5月22日,黑龍江將軍奕山在沙俄帝國的威逼之下在這里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璦琿條約”。從此,中國喪失了黑龍江以北、以東除江東六十四屯以外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海蘭泡慘案后,璦琿城毀于大火,城池夷為平地,惟有魁星樓幸免于難,成為飽經(jīng)滄桑的歷史見證者。
璦琿城北15公里是卡倫山,城東10里是炮臺山,皆為清初抗擊沙俄軍隊入侵的地方。
血水染紅海蘭泡
與現(xiàn)在黑河市璦琿鄉(xiāng)隔河相對的是舊璦琿城的遺址。1685年璦琿城由河左岸遷至右岸,舊璦琿城稱為“海蘭泡”。1858年被沙俄占領(lǐng),后改名布拉戈維申斯克。
《中俄璦琿條約》明確規(guī)定:海蘭泡及其附近的江東六十屯,為中俄共管地區(qū),江東六十四屯原居住的中國人“照舊準其各在所住屯中永遠居住”,仍由中國官員管理,不得侵犯其主權(quán)。
清光緒六年(1880),中俄雙方互換字據(jù),明確江東六十四屯的邊界。由于沙俄方面的不斷挑釁,無視已定邊界,清光緒九年,中俄雙方再次丈量邊界。清光緒十五年,雙方又一次商定邊界,劃出新的邊界線,稱為“犁界”。但是沙俄政府無視條約、字據(jù)及雙方協(xié)定的邊界線,1890年,悍然出兵,制造了慘絕人寰的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1890年7月16日,沙俄軍隊將在海蘭泡居住的中國居民四千多人趕往黑龍江邊,一路上,年邁體弱、行動不便的人被沙俄士兵砍殺無數(shù),哭聲震天。到達黑龍江江邊后,沙俄軍警竟將中國居民趕入滾滾的江水中,有不愿意下水的,沙俄士兵用刺刀、槍托逼入江中;有在江面上掙扎的,沙俄士兵舉槍射擊,一時間,浮尸遍江,江水一片血紅,哭喊聲,垂死呻吟聲,響徹九霄,震動天宇,這就是震驚世界的海蘭泡慘案。
此后,沙俄軍隊又對江東六十四屯下了毒手。江東六十四屯原是璦琿城所管轄的地區(qū),物產(chǎn)十分豐饒。海蘭泡慘案發(fā)生后,江東六十四屯的居民紛紛過江逃避,新璦琿城的官兵也派船只接應。但兇殘的沙俄軍警聞訊趕到江邊,用機槍向中國居民掃射,沙俄騎兵騎馬馳騁于難民隊伍中,大開殺戒,見人就砍,七千多未來得及渡江的中國居民無一生還,江東六十四屯也毀于一片大火之中,江水又一次變成了可怖的紅色。
滾滾而逝的江水將永遠是歷史的見證人,銘記著沙俄政府慘無人道的獸行。
上一篇:蒙蒙巴蜀雨·長江三峽之旅·雙桂堂·蜀中禪林第一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南岳之旅·衡山·衡山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