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山南之旅·桑耶寺·西藏千寺之祖
在扎囊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海不日山下,有片金碧輝煌的建筑群,這就是被稱為西藏千寺之祖的桑耶寺。其主要建筑為烏策大殿及四塔。烏策大殿由祖拉康(佛殿)、中甬道、外圈大甬道組成。祖拉康殿中主尊系釋迦牟尼佛像,共三層,各層建筑風格不一。底層藏式,二層漢式,頂層印度式。尾面設五頂,中間三重檐攢尖頂,四角四座單檐攢尖頂,類似中世紀婆羅門廟宇形式。大殿和甬道回廊均滿繪壁畫。圍繞主殿約有一百零八座寺廟(不包括僧舍),完全按照佛經中的世界形成圖說設計:烏策大殿象征世界中心須彌山,太陽、月亮殿象征日、月輪,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圍十二座佛殿象征須彌山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圓形圍墻象征世界外圍鐵墻。十八世紀,清政府曾仿照它在承德興建了普寧寺。桑耶寺始建于八世紀中后期吐蕃王朝赤松德贊時期,是西藏第一個出家僧修習之處,西藏習慣完整的寺院須有佛、法、僧三寶,桑耶寺可謂西藏寺院之祖。
在古代吐蕃王國第二十八代贊普拉妥妥日聶贊時代,佛教開始傳入吐蕃。傳說,拉妥妥日聶贊六十歲時,一天,天空驟現七色彩虹,降下吉祥花雨,響起悅耳仙樂,在燦爛的陽光下,《諸佛菩薩名稱經》、《寶篋經》和舍利佛塔、密經咒語等,從天空降落到王宮雍布拉康屋頂上。王臣們感到萬分神圣和驚奇,趕緊用綢緞把天降物品包起,取名“牛波桑瓦”放進宮室供養。
曾有贊普預言,排到帶“德”字的子孫當贊普時,將是弘揚佛法、佛教盛行的時代。第三十五代贊普赤德祖贊崇信佛教,借口祖先有預言,派金城公主隨員桑西去五臺山取經。誰知取得佛經回藏時,赤德祖贊已離開人世,八歲的赤松德贊繼位。掌握實權的本教勢力反對佛教,大搞禁佛,外來僧人被趕走,寺廟被拆毀,連有名的大昭寺也被改成屠宰場。赤松德贊成年后,決心弘揚佛法,派大臣白·色朗到尼婆羅國拜高僧菩提薩陲為師。白·色朗在尼婆羅被菩提薩陲賜法名益西汪波。益西汪波修成后,請師父一同回到吐蕃傳教揚佛,并向赤松德贊建議興建桑耶寺。赤松德贊選擇雅魯藏布江北岸三面環山處為寺址,以一箭射程為范圍,開始建寺。誰知開工后,一筑就倒。他們認為是魔鬼搗亂,菩提薩陲便請來天竺鎮魔能手白馬窮乃(蓮花生),才把寺建成。據說,蓮花生曾在赤松德贊面前施作魔法,從手心中變出佛寺幻影。赤松德贊看了大吃一驚,命名“桑耶”寺,意為“存想”寺。史料還記載,桑耶寺古稱“烏登勃寺”,因其仿照印度阿蘭達蘇里著名的烏丹達布熱寺而建。完工后,藏王舉行隆重的儀式,并剃度七名貴族子弟出家為僧,使桑耶寺成為西藏第一座擁有僧人的寺廟。赤松德贊為了在政治、經濟上確保僧尼的權益,還特地立了一塊石碑,就是著名的“桑耶興佛證盟碑”。碑文規定,臣民對寺院要提供足夠的奉獻,后代不得減少和更改。碑現立于桑耶寺烏策大殿正門南側。
上一篇:茫茫高原雪·西寧之旅·西寧·西寧古八景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桂東南之旅·大藤峽·角號動大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