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西寧之旅·西寧·西寧古八景
西寧古有八景之說。據《可愛的青海》一書,西寧古八景即石峽清風、金蛾曉日、文峰聳翠、鳳臺留云、龍池夜月、湟流春漲、五峰飛瀑、北山煙雨。
石峽在西寧市東20里,湟水穿峽東流,兩岸石崖壁立。漢代稱湟峽,《水經注》中稱為漆峽。盛夏酷暑,峽中山高蔽日,清風徐徐,故有“石峽清風”之稱。舊時峽口修有風神洞。清代朝廷每年都派人來這里祭拜風神。
西寧西北70里有金蛾山,山上有水池名“金蛾”。峰頂觀日出,只見曉云四開,萬道金光托日而出,蔚為壯觀。此景即“金蛾曉日”。
文峰在西寧市東南3里,四面群山環拱,唯此峰突兀而出。夏秋之季,芳草青青,林木薈蔚。
鳳臺留云一景在西寧的南禪山。山頂為一圓形平臺,稱為鳳凰臺。九九重陽,人們多愛在此登高,聚會賞景。由山下望鳳凰臺,但見浮云繚繞,綿綿不絕。
西寧西郊5里蘇家河灣有個五龍宮,宮內有一眼泉,泉水涓涓上涌,有如噴珠。每當晴空朗月,月光溶溶,水色朦朧,汩汩泉水如珠似玉,當地人稱為“龍戲玉珠”。此景即為“龍池夜月”。
湟水流經西寧北郊,每年春天,冰雪消融,湟水驟漲,浩浩蕩蕩東流而去。“湟流春漲”即指此。
西寧市北80里的五峰山堪稱西寧八景之最,山高水多林茂,在大多缺水的西寧諸山風景中獨具特色。五峰山海拔2800百多米,其景色可概括為三林、三洞、三泉。三林指松樹林、楊樹林、灌木林,每到春夏,林木繁茂,聳青疊翠。三洞指山腰的三個人工洞穴,各洞之間有狹窄陡峭的羊腸小道相連。在三洞下有三處泉水,其中以澄花泉(又名龍宮泉)水質最好。泉水由人工管道引進石雕的龍嘴噴出,飛瀉直下,形成瀑布。每年農歷六月六日,五峰山有規模盛大的花兒會,附近土、回、藏、漢等民族人民紛紛前來,歌舞傳情,盛況空前。
“北山煙雨”指西寧北禪山雨中景色。北山位于西寧市北湟水之濱,海拔2300米。其山崖層疊,遠望如土臺樓閣高聳,故又名土樓山。雨中北山,煙云繚繞,時隱時現,宛如一幅幅變幻無窮的水墨丹青。山上依山崖建有北山寺,又稱為土樓山寺。山坡上有傳為北魏明帝時所開鑿的洞窟,曲折蜿蜒,名“九窟十八洞”。
后人又在八景之上加了一景“虎臺懷古”,成為九景。虎臺在西寧市郊楊家寨附近,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南涼的遺址。《西鎮志·地理》載,虎臺共九層,高9.8丈,為陳兵檢閱而建,今僅存一大土丘。
上一篇:茫茫高原雪·銀川之旅·同心·西北小廣州古城塞外風
下一篇:茫茫高原雪·山南之旅·桑耶寺·西藏千寺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