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關外山·遼西之旅·北鎮·崇坊橫空雙塔亭亭
閭山之下北鎮縣城內,有兩處古跡。第一個就是李成梁石坊。李成梁,遼寧鐵嶺人。明萬歷年間,李成梁為遼東總兵官駐防廣寧,數十年間,遼東兵權掌握在李氏一門手中,李成梁數立戰功,多次打敗了蒙古族、女真族的侵擾,用計殺死了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因為他大修戰備,收召四方健兒,又師出必捷,威振絕域,使朝廷心有余悸,明神宗朱翊為籠絡李成梁,特命遼東巡撫周詠修建石牌坊,并加封“寧遠伯”。
這座石坊坐落在鎮中鼓樓前,鼓樓為總兵點將臺,上有一面磨盤大的威風大鼓。這座石坊,是四柱三間五樓式,氣勢宏大,當地人稱之為“三步五座廟”。石坊高9米,寬約13米,額石浮雕二龍戲珠,豎刻“世爵”二字,又飾有鯉魚跳龍門、四龍四鹿、花卉人物等圖案。中柱柱角前后各立著一只石獅,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傳說當初修建的時候,豎完石柱卻發現額石太重,搭“腳手架”怎么也架不上去,石匠們一籌莫展,這時便出現了一個白胡子老頭,嗤嗤直樂,石匠惱火地問:“我們著急上火的,您還笑,請問您有啥好主意嗎?”老頭說:“你看我這土埋半截子的人了,還能有啥好辦法。”說完飄然而去。經老頭一點,石匠們都明白過來了,只要用土囤住石柱,就可將額石一步步抬上去。后來大家知道老人即是魯班爺爺。清朝文人李維楨有《寧遠伯石坊歌》贊曰:“獨留結構矗穹空,哲匠雕餿訝鬼工,吞吐石猊威舑舕,翅騫鐵風勢玲瓏。”
在北鎮縣城東北角聳立著崇興寺雙塔,塔身潔白如玉,兩塔樣式相同,被稱為“姊妹塔”。它的歷史比李成梁石坊更為久遠。有的說它們是遼代所修,有的又說雙塔上塔角都綴有風鈴,經常有墜落下來的,拾到的人見上面有唐時的年號,就認為是唐代建筑。不過當地普遍流傳著的是唐將尉遲恭修塔的傳說。為了避雷,兩座塔頂都安有10多丈長的大鐵桅,又在塔底拴上鐵鏈。
北鎮有許多關于尉遲大將的傳說,但尉遲恭是否曾駐軍廣寧已不可考。今天發現的北鎮縣志記載舊時人物,僅從遼太子東丹王起始。閭山林巒深秀,堪稱“深谷棲遲可樂賢”,所以一向有隱士安居。清末李維楨作有《北鎮先民七賢詠》,列出耶律倍,梁肅,耶律楚材,劉秉忠,賀欽,秦世楨,李棲風等七人。其中賀欽乃明成化進士,為戶科給事中,后因沈厚好學,解官從學白沙先生,興于行義,老更好易,手不釋卷。賀欽卒于鄉里,人們在凌溪釣臺建祠尊奉。賀欽別號醫閭先生,葬在閭山山中光明谷。清代這里又出現一位才氣甚高的名士,便是清舉人劉春烺。其字東閣,號丹厓,志在經世,器藝精微,曾在閭山的別墅木葉山莊中率諸子研制火藥,以備海防。他本不屑于詞章考據,不料死后仍以詩名傳世,被稱為“關東三才子”之一。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洞庭湖之旅·岳陽樓·岳陽天下樓
下一篇:赫赫三秦魂·寶雞之旅·寶雞·川陜咽喉處周秦發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