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寧波·寧波三湖
寧波三湖是東錢湖、慈湖和月湖,皆為風景絕佳處。
“東湖誰信更清幽”
東錢湖位于寧波之東。因承受錢埭之水,故稱東錢湖。這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湖。湖呈不規則的斜長條形,面積為22平方公里。東錢湖有陶公釣磯、余相書樓、百步聳翠、霞嶼鎖嵐、雙虹落彩、二靈夕照、上林曉鐘、蘆汀宿雁、殷灣漁火、白石仙枰等十景。元人袁士元有詩云:“盡說西湖足勝游,東湖誰信更清幽。一百五十客舟過,七十二溪春水流。白鳥影邊霞嶼寺,翠微深處月波樓。天然景物誰能狀,千古詩人詠不休。”
東錢湖四周有許多古跡。最古老的是位于隱學嶺的春秋時代的徐堰王墓。徐堰王是徐戎的首領。后徐戎為楚國所敗,徐堰王逃到寧波,死后就葬在這里。
陶公山,據說是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功成引退后隱居之處。范蠡晚年曾從事經商,改名陶朱公。東錢湖十景之一的“陶公釣磯”,就是他當年垂釣的地方。
據傳,晉時東錢湖周圍地區常受旱澇之災,當時有百姓十八人領頭修浚此湖,卻被奸臣誣為結伙謀反而被殺害。后人在湖畔建十八裴君廟以紀念。唐天寶時,縣令陸南金對東錢湖重加開拓。北宋時,太守李荑庚積萬金組織重修,故此湖又有萬金湖之稱。湖畔有李陸二公祠。
宋慶歷八年(1048),王安石任鄞縣知縣,他發動百姓重整湖界,疏浚水道,使東錢湖有灌溉、航運、水產諸利。人們建造了王安石廟,紀念其功績。
在霞嶼鎖嵐景點有一石洞,洞口刻“補陀洞天”四字。史載,南宋宰相史浩之母多次去普陀進香,后雙目失明不能再往,史浩遂命人鑿此洞以借普陀,故稱“補陀”。
慈湖月湖多名士
慈湖在慈城鎮北隅,唐肅宗時開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慈湖三面環山,湖心堤隔湖為二,景色清幽。山上有寶峰寺、朱貴廟。鴉片戰爭時,民族英雄朱貴率部屬數百人與敵死戰,壯烈犧牲在此山上,后人為之設廟祭祀。
慈湖因在闞峰之下,也曾名“闞湖”。闞峰則是因三國時著名數學家、吳尚書闞澤居此而得名。《三國演義》載,闞澤家貧好學,與人傭工,嘗借人書來看,過目不忘。他有口才且富膽略。黃蓋欲派他送詐降書給曹操,闞澤欣然應允曰:“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不幾與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軀報主,澤又何惜微生!”在曹營,闞澤面對曹操的嚴詞詰問,從容對答,終使曹操中計。后人在慈湖建闞相祠,遺址猶在。慈湖北岸,原有其故居遺址。
傳說“慈湖”是南宋學者楊簡根據董黯事跡命名的。董黯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之一。楊簡則被后世稱為“慈湖先生”。
月湖在寧波城西南隅。宋時太守劉埕浚治湮塞,補葺度墜,遂成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菊花洲、月島、花嶼、竹嶼、煙嶼等十洲。地方志載,月湖四時景致不同,而仕女游賞,特盛于春夏。飛蓋成蔭,畫船漾影。
史載,唐朝詩人、“四明狂客”賀知章,曾在月湖隱居、讀書。后人在此建逸老堂以資紀念。今柳汀有“賀秘監祠”遺址。南宋時為岳飛申冤昭雪的丞相史浩,也曾在月湖居住。宋著名學者楊簡,曾在芳草洲興學校,教生徒,現芳草洲上仍留有遺址。明末張蒼水亦在月湖留下足跡。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寧波·寧波三寺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臺灣之旅·安平古堡·安平夕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