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原上草·陰山之旅·大青山·陰山巖畫世界驚
大青山東西橫亙于內蒙古高原,東至燕山,西接烏拉山,綿延1000公里,是河套一土默特平原的天然屏障。
大青山古稱陰山。青山之名最早出現于明代嘉靖年間,據《大清一統志》載,因其山上約有七十個黑山頭,山上松柏茂盛,遠望一片青黑,蒙古人稱之為“漠喀喇”(即黑山之意)。《綏乘》一書認為,北京人“黑”、“青”二字通用,故黑山后來稱作青山。《古豐識略》記載,清人又在青山之前冠以“大”字,遂稱大青山。
近年來,內蒙古考古隊的蓋山林同志在陰山山脈發現了三個古巖畫群:陰山巖畫(狼山地區)、桌子山巖畫(賀蘭山北部余脈)、烏蘭察布草原巖畫(大青山以北),共有巖畫近三萬幅,引起世界巖畫學界的轟動。陰山巖畫大部分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器時代的作品,部分為戰國至兩漢、北朝至隋唐、遼宋至明清的作品。參與作畫的民族為先后在這里生活過的匈奴人、突厥人、回紇人、黨項人和蒙古人。其時間跨度之長,作畫民族之多,數量之巨,題材之豐,為世所罕見。
陰山巖畫可稱為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歷史巨幅畫卷,內容有狩獵、動物、騎士、舞蹈、戰爭、宗教祭祀,還有最早的文字、計器等圖像。其中狩獵場景和動物形象最多,所畫動物有馬、牛、巖羊、山羊、團羊、馬鹿、長頸鹿、麋鹿、狍子、狐貍、野驢、駝、狼、虎、豹、龜、蛇、鷹等,還有一些幻想動物畫;狩獵場景有單人出獵、雙人出獵、雙人協力狩獵和多人圍獵、群獵等。宗教祭祀畫面也非常引人注目,如天地神祗、男女性交、手掌足印、幻想動物以及形形色色的奇異符號等,反映了古代游牧民族的圖騰崇拜、動物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宗教觀念。
陰山巖畫的發現,為研究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也為世界巖畫寶庫增添了珍品。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金華·聞說雙溪春尚好
下一篇:赫赫三秦魂·寶雞之旅·九成宮遺址·隋唐離宮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