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清東西陵之旅·裕陵·兒皇帝與太上皇
裕陵圣德神功碑碑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乾隆皇帝“臨御初元,默禱于天曰:仁皇帝享國六十一年,予不敢贏;天克如所愿,傳位于子,勿違初志。”乾隆因為其祖父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所以表面上宣稱無論如何也不能超越康熙,當一個花甲的皇帝就退位。乾隆自恃“天威遠震,武功十全”而志驕意滿,竟稱自己為“十全老人”、“古稀天子”,一直想當太上皇。在承德避暑山莊保存的碑文中,就記載著他發誓做滿六十年皇帝后就把皇位傳給兒子,自己做太上皇。他認為前代的那些太上皇如唐高祖、宋徽宗以至明英宗都是“喪敗余生,不足比數”,只有宋高宗即位三十六年,然后做太上皇至年八十一而崩,還可以勉強效法。所以,在乾隆做皇帝的晚年,為了給皇太子永琰繼位做準備,皇宮東北部大興土木,修建了寧壽全宮以備乾隆讓位后做太上皇時居住。他在樂壽堂前門內自撰并書寫了一副對聯:“樂在人和,肯寄高閑規宋殿;壽同民慶,為申尊養托潘園。”表示要效法高宗,主動讓位,樂當太上皇,像明代官員潘恩那樣,舒適地頤養天年。乾隆帝還叫人鐫刻了“太上皇帝之寶”的玉璽,并決定繼續用起居官撰寫太上皇起居注。一切準備就緒后,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乾隆帝于勤政殿召皇子、皇孫、王大臣等,宣布立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紹承大統,并將太子名字改為颙琰,次年改元為“嘉慶”。1796年元旦舉行了授受大典,八十五歲的乾隆在三十七歲的嘉慶帝陪同下,先到奉先殿堂行禮,然后舉行授受儀式,由乾隆帝親自將皇帝大寶交給了嘉慶。自此,乾隆帝頤養在寧壽宮內,當起了清代唯一的太上皇帝。
乾隆當了太上皇后,權力欲絲毫不減,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并不像歷史上的太上皇那樣“明不統天下”。正如他自己所說:“自丙辰授政,子皇帝用嘉慶紀年,而一切軍國大事,予仍躬親指示,不敢遽圖暇逸。”嘉慶皇帝成了一位確確實實的兒皇帝,事事都要順從太上皇的意旨,不敢有任何決斷。乾隆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嘉慶的不滿,“太上皇朝崩,而和坤夕死”就是明證。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日太上皇乾隆崩于養心殿,實際掌握統治權達六十三年又四個月,不僅是歷代封建帝王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也是壽命最長的一位,終年八十九歲。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長沙之旅·開福寺·佛光炫目
下一篇:厚厚三晉土·晉中之旅·野史亭·元好問筑亭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