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異記》簡介|鑒賞
志怪小說集。南朝宋郭季產撰。該書史不存目,亦不知其卷數和亡于何時,唐宋諸類書中有征引,或題撰人為郭季產。《隋書·經籍志》古史類有《續晉紀》五卷,題宋新興太守郭季產撰。《宋書》和《南史》之《蔡興宗傳》中有前廢帝領軍王玄謨所親故吏郭季產云云。所知作者事跡僅此。
此書古無輯本,魯迅《古小說鉤沉》錄其遺文十一條,其中有五條鬼怪故事,四條宣揚卜筮之術、預知人間吉兇的故事。《照誕》條贊揚不怕鬼的精神,思想意義較好:
會稽照誕入海采菜,于山上暴之。夜,忽見群鬼張目切齒,欲來擊誕,誕奮力砍之,見鬼悉披靡,乃就誕乞少許紫菜;誕不為與。
《集異記》中其他鬼的形象,大都非害人虐物者。它們生活在人們中間,有時作為人們家庭中的一個成員,為主人“取物”、(《張承先》條) “持時”(《廣陵士甲》條),料理一些家庭瑣事,親切可愛,富有生活氣息。如下面一段故事:
丹陽張承先家,有一鬼,為張偷得一箭筒,語之:慎勿至新亭射,此三井陶家物。張以借佗,鬼罵,欲燒物。張馳取還,乃止。
張承先家鬼為主人偷了一只箭筒,主人要借給別人,遭到鬼的一頓臭罵,直到主人把東西要回來,這場風波才平息。故事雖未能說明重大的社會問題,但其風趣幽默,足以娛人。
下面一個故事,屬于另一種類型:
宋中山劉玄,居越城,日暮,忽見一人著烏褲褶來,取火照之,面首無七孔,面莽儻然。乃請師筮之。師曰:“此是君家先世物,久則為魅,殺人;及其未有眼目,可早除之!”劉因執縛,刀斫數下,變為一枕。乃是其先祖時枕也。
大凡人總是把希望寄托于未來,卜筮之術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特點,探知人生的吉兇禍福,因此這類故事往往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本篇寫劉玄家一個先祖遺枕,將要成魅殺人,幸虧筮師及早卜知并除掉了這個禍害。篇幅不長,情節也不復雜,但表現其自神其術的宣傳,卻是具體、生動、形象的。
《集異記》的故事大都篇幅不長,最多也不超過一百字,但結構都很完整,有頭有尾,有的還有較細致的細節描繪。如前引《照誕》條寫“群鬼張目切齒,欲來擊誕;誕奮力砍之,見鬼悉披靡”,二十幾個字刻劃了一個與群鬼搏擊的場面,可以看出本書語言簡煉的工夫。
上一篇:《隋唐志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飛劍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