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管鮑
【出典】 《史記》卷六二《管仲列傳》:“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常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晉·傅咸《感別賦》:“悅朋友之攸攝,慕管鮑之遐蹤。”(據《藝文類聚》卷三○引)
【釋義】 春秋時,鮑叔牙能識管仲于貧賤之中,后以貧賤之交稱為管鮑交。
【例句】 嗟管鮑、當日貧交,半成翻手難信。(晁補之《萬年歡·次韻和季良》570)這是說當日的貧賤之交,竟然半數已變得不可信賴。
詩詞典故·管鮑
【出典】 《史記》卷六二《管仲列傳》:“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常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晉·傅咸《感別賦》:“悅朋友之攸攝,慕管鮑之遐蹤。”(據《藝文類聚》卷三○引)
【釋義】 春秋時,鮑叔牙能識管仲于貧賤之中,后以貧賤之交稱為管鮑交。
【例句】 嗟管鮑、當日貧交,半成翻手難信。(晁補之《萬年歡·次韻和季良》570)這是說當日的貧賤之交,竟然半數已變得不可信賴。
上一篇:典故《管風月》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股釵還一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