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曲· 王西樓樂府》新詩鑒賞
散曲別集,一卷,明王磐撰。磐(1470?~1530)字鴻漸,高郵(今屬江蘇)人。因“家于城西,有樓三楹”,故號西樓。生于富室,“獨厭綺麗之習,雅好古文詞”,又不樂仕進,故“藝日精,家日窘。翁怡然,不以為意,逍遙乎宇宙,徜徉乎山水,出其金石之聲,寄興于煙云水月之外,洋洋焉,不知老之將至。”(并見張守中《序》)王磬約生活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間。
王氏曲詞中最突出的是借詠物以寄托他對黑暗政治(特別是正德時期宦官統治)的不滿與抗議。其中最著名的是《朝天子·詠喇叭》:“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凈鵝飛罷!”這首曲寫了宦官當權時,他們被朝廷派往四方弄錢,他們乘坐的“官船”往來于運河上下,借嗩哪召集民眾和壯自己的威勢以嚇唬百姓,所到之處,雞飛狗跳,軍民們膽戰心驚。
王磐的套曲《南呂一枝花·久雪》中,除了寫出“雪”這股邪惡勢力對堅持正義的人們的摧殘外,還突出了作者對于光明的堅定信念。其中《梁州》云:“凍的個寒江上魚沉雁杳,餓的個空林虎嘯猿哀。不成祥瑞翻成害,侵傷隴麥,壓損庭槐,眩昏柳眼,勒綻梅腮。遮蔽了重重禁闕宮階,填塞了綠沉沉舞榭歌臺。把一個正直的韓退之擁住在藍關;將一個忠節的蘇子卿埋藏在北海,把一個廉潔的袁邵公餓倒在書齋。哀哉!苦哉!長安貧者愁無奈,猛驚猜,忒奇怪。這的是天上飛來的冷禍,地下生災。”《尾聲》:“有一日赫威威太陽真火當頭曬,有一日暖拍拍和氣春風滾地來。就有千萬座冰山一時壞,掃彤云四開,現青天一塊,依舊晴光瑞煙靄。”曲中還表達了詩人對宦官為代表的邪惡勢力的痛恨。如果我們對當時宦官劉瑾炙手可熱的權勢有些了解就可知道作者的勇敢。
王曲多為閑適之作,用以表現作者對隱居生活的贊美和對質樸生活的熱愛:“頂半笠黃梅細雨,攜一籃紅蓼鮮魚。正青山酒熟時,逢綠水花開處,借樵夫紫翠山居,請幾個明月清風舊釣徒,談一會羲皇上古。”(《沉醉東風·攜酒過石亭會友》)這支曲子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面,其中多用富于色彩感的詞藻:“黃梅”“紅蓼”“青山”“綠水”“紫翠”,這些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性。
王磐還有些富于幽默感的曲詞,在他丟失雞以后,寫下了自嘲的《滿庭芳》道:“平生淡薄,雞兒不見,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閑鍋灶。任意烹炮。煮湯的貼他三枚火燒,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到省了我開東道,免得終朝報曉,直睡到日頭高。”把這個“楚人失之,楚人得之”的老道理說得那么超脫和幽默。從中可見王磐對待人生的態度。其《南呂一枝花·嘲轉五方》用詼諧的筆勾畫出一群和尚法事活動的可笑。
王磐曲詞俊逸瀟灑,兼有豪放清麗之長,描寫極為細膩。
王集有明嘉靖三十年(1551)作者甥張守中刊本。中收小令六十五首,套數九首。皆北曲。今人任中敏編入《散曲叢刊》,有中華書局民國間排印本。
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古今詩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樓山堂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