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瑞,字若采,圣嘆其法號也……好評解稗官詞曲,手眼獨出。初批《水滸傳》行世,昆山歸元恭莊見之曰:“此倡亂之書也!”繼又批《西廂記》行世,元恭見之又曰:“此誨淫之書也!”顧一時學者,愛讀圣嘆書,幾于家置一編。而圣嘆亦自負其才,益肆言無忌,遂陷于難,時順治十八年也。初,大行皇帝遺詔至蘇,巡撫以下大臨府治。諸生從而訐吳縣令不法事,巡撫朱國治方昵令,于是諸生被系者五人。翌日,諸生群哭于文廟,復逮系至十三人,俱劾大不敬,而圣嘆與焉……及獄具,圣嘆與十七人俱傅會逆案坐斬,家產籍沒入官。聞圣嘆將死,大嘆詫曰:“斷頭,至痛也;籍家,至慘也。而圣嘆以不意得之,大奇!”于是一笑受刑。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三。 事亦見清·毛祥麟《墨余錄》卷一。
[述要] 金圣嘆好評稗史詞曲,往往獨具見識。最先批注的《水滸》流行于世時,歸莊(字元恭)見到后說:“這是倡亂之書!”金后來批注的《西廂記》問世,歸又說:“這是誨淫之書!”當時學者均愛讀金氏批注過的書,差不多家家都有。金亦恃才傲物,更加放言無忌,終至罹難。順治十八年,皇帝遺詔到江蘇,大小地方官員云集蘇州。吳縣的秀才們隨之而至,狀告知縣違法之事,而巡撫朱國治以與吳縣知縣交好之故,扣押了其中五人。第二天,眾秀才聚集文廟痛哭訴冤,又被巡撫逮去十三人,罪名為擾亂接遺詔,是對皇帝的大不敬,金也在其中。審判結果是十八人都斬首,抄沒家產,妻兒入宮為奴。金氏臨刑時,自己也詫嘆奇怪地說:“斷頭,天下至痛;籍家抄產,天下至慘。而我竟然無意間兩事并得,也算天下大奇事了!”于是,含笑受刑。
[按語] 歸莊有《誅邪鬼》文攻金,見《歸莊集》卷一○。
[事主檔案] 金圣嘆(1608—1661) 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嘆。一說本姓張。吳縣(今屬江蘇)人。明諸生。入清后,以哭廟案被殺。少有才名,喜批書。曾以《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與《西廂》合稱“六才子書”,并對后兩種進行批改。又能詩,有《沉吟樓詩選》。
朱國治(?—1673) 清漢軍正黃旗人。順治四年(1647)由貢生官固安知縣。十七年升江寧巡撫。次年審辦哭廟、奏銷案,江南紳衿坐罪者達一萬三千五百余人,有惡名。康熙十年(1671)調云南巡撫。十二年吳三桂叛,脅降不從,遂被殺。
上一篇:《一曲萬金 朱慶余 張籍》
下一篇:《一角被污 王晫 金埴 陳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