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累臣有帛書。中統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書于真州忠勇軍營新館。”書蓋如此。公字伯常,仕世祖皇帝,庚申歲使宋,為賈似道拘幽十有六年。此書當在至元十一年,是時南北隔絕,但知紀元為中統也。先是公羈旅日,有以雁四十餉公,內一雁體質稍異,命畜之。于后雁見公輒張翮引吭而鳴,公感悟,擇日率從者三十七人具香北拜,二人舁雁跽其前,手書尺帛,親系雁足,且致祝曰:“累臣某敢煩雁卿通信朝廷,雁其保重。”欲再拜,雁奮身入云而去。未幾,虞人獲之苑中,以所系帛書托近侍以聞。上惻然曰:“四十騎留江南,曾無一人雁比乎?”遂進師南伐。越二年,宋亡。 ○元·王逢《梧溪集》卷一 事亦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明·宋濂《宋學士集》文集卷一二。
[述要] 元世祖忽必烈于中統元年登基后,想和宋訂和議,于是以郝經為翰林侍講學士,佩金虎符,充國信使出使宋。當時南宋宰相賈似道怕郝透露他在襄陽戰役中求和冒功的事,就把郝拘禁在儀真的忠勇軍營中。郝在儀真被拘十六年,音信不通。一次,有人送給郝四十只雁,其中有一只體態神情與眾不同,郝就把它養著不殺。后來那只雁見了郝就張開翅膀伸長脖子高聲叫喚,郝忽然想到“鴻雁傳書”的典故,就叫齊隨從三十七人,焚香向北禮拜,把雁帶到跟前,取了綢帛,寫詩道:“霜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累臣有帛書。”詩后又署:“中統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書于真州忠勇軍營新館。”中統十五年實是至元十一年,郝不知世祖年號已改。郝親手把綢帛綁在雁腳上,祝禱說:“我被拘在此,煩雁卿給我帶信給朝廷,你多保重了!”剛想再拜,雁已沖天入云而去。沒多久,管園苑的人獲雁,發現帛書,托近侍獻給元世祖。世祖見了,傷心地說:“四十騎留江南,難道沒有一個人像這只雁嗎?”于是興師伐宋。過了二年,宋亡。
[按語] 郝經事,王逢所記與陶宗儀所記同。宋濂云郝經放雁在九月,十二月元師已過江,賈似道送郝經歸國,翌年三月虞人獲雁于開封金明池。元世祖為此興師事,為好事者附會之談。
[事主檔案] 郝經(1223—1275) 元澤州陵川(今屬山西)人。字伯常。憲宗時入忽必烈(即元世祖)王府,甚受信任。從攻鄂州(治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得憲宗死訊,力勸忽必烈北還爭位,與賈似道約和退兵。中統元年(1260)以翰林侍讀學士使宋,為賈似道扣留于真州(治今江蘇儀征)十余年。至元十二年(1275)得釋,北還后病死。著有《續后漢書》、《陵川集》等。
上一篇:《阿婆臉不搽 黃公望 潘純》
下一篇:《頗有曖昧 龔自珍 顧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