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失落所以強烈渴望被需要
生活中不少女性對于愛情常常存在著一定的誤解,她們以為所謂的愛情就是自己在家庭中有種被需要的感覺,因為被需要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所以現實中多了許多任勞任怨、吃苦奉獻的家庭主婦,別人的需要是她們不辭勞苦的動力源泉。
但是需要和想要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像商品銷售商,“我想要賣出100件商品”跟“我需要100個人來買我的產品”是不一樣的,前者只是一種理想狀態,能不能實現都不會造成太大的痛苦和煩惱,只不過想要的目標定得太高的話,會牽引一個人不停地追求罷了。
也就是說,“需要”比“想要”的心理苛求更強烈。如果這種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心里就會直癢癢,焦渴難耐,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人們會做出許多能達成需求的事。比如,降低售價、買一贈一、拉攏客戶等。
愛情也是一樣的道理。真正的愛是完全接受另一個人,而在婚戀中強烈渴望被需要的愛則是有條件的愛。加州心理治療師維史考特醫生在其著作《如何和別人在一起生活》一書中指出:“有期望的愛就是有條件的愛,你若需要別人的愛,才會覺得好過,你便迫切地期望他,你是在‘害怕’的心情下付出你的愛,你不斷擔心他會不會愛你。這不是愛,是依賴,其中少有快樂和喜悅。”
強烈渴望自己被對方需要,這種心理傾向產生的根源就在于不少女性沒有明確的自我價值觀,或者說自我價值觀扭曲、變形。自己的價值就是別人是否需要我,價值的大小就是別人需要的程度。如果別人需要我,說明我的存在有意義,別人強烈需要我,說明我的價值很大,由此產生一種自豪感。倘若沒有人需要我,就感覺自己活得沒意義,由此產生失落感和空虛感。
女人產生這樣的心理,和“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也有一定的關系。在一般人看來,女人就是要以賢妻良母為己任,相夫教子,照顧好丈夫的日常起居,解除丈夫的后顧之憂,這樣的女人就是成功的女人,就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許多女人就將自我價值建立在了這種幫助丈夫減輕負擔的基礎上,奉獻、承受、賢內助就成為她們的代名詞。久而久之,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內化為心理上的一種習慣,即渴望自己被對方需要。在這種觀念和心理的支配下,女性在找另一半的時候,那些能滿足她們這種心理需要、體現她們生命價值的男性往往更容易引起她們的關注和興趣。這樣的兩種人,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通常一拍即合。
曉梅就是這樣與她的老公結合在一起的。老公是某高校的一位很優秀的語文老師,看上去一表人才,才華橫溢,可是一直忙于搞學術研究,將近40歲了還孑然一身,他很渴望身邊能出現一位賢惠的女子幫他料理日常生活。而就在這時曉梅出現了。
曉梅很是欣賞這位老師的才華,看到他在生活上一塌糊涂,就喚起了內心那種被需要的欲望,想著自己能不能幫他一把。而且自己本身也是學習中文的,雖然不比這位老師學識淵博,沒準也能為他的學術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于是,在這種強烈被需要心理的作用下,曉梅開始有意地接近這位老師,找他聊天,或請教學術方面的有關問題。
這位老師開始為曉梅的出現感到由衷的高興,他能感覺到這位女子不是簡單的女子,無論對自己以后的生活還是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他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他的最好的禮物。當這位老師向曉梅表達“我需要你”,“我是那么需要你”,而不是一般情侶所表達的“我愛你”的時候,曉梅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她感覺自己能夠被這樣一位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需要,說明自己很有價值,起碼對于他來說是這樣。于是,沒過多久,兩人就住到了一起。
此后,曉梅并沒有從“強烈被需要”的魔鬼心理的陰影下擺脫出來,反而越陷越深。她要最大化地滿足丈夫的需要,丈夫對她的需要越強,她越感到欣慰和滿足。尤其是丈夫評職稱,需要收集整理大量資料而被搞得焦頭爛額,讓看到這一切的曉梅心里也很難受,最后決定放棄創作文學作品的天分和理想,完全成為丈夫的左膀右臂。其實,跟傭人也差不到哪兒去了。
當周圍的朋友勸曉梅不要為了別人放棄自我,否則會后悔一輩子的時候,曉梅極為反感地說:“他需要我,我不能放棄他。”
在曉梅的幫助下,丈夫在自己的事業道路上越走越遠。直到有一天,學校要派他出國深造,曉梅因為家里原因不能跟他一同前往,兩人要分開一年的時間。
在與丈夫分別的這一年里,曉梅心里一直空落落的,覺得生活很空虛、無聊。這么多年過后,她已經沒有了文學創作的欲望,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直到有一天,聽說丈夫馬上就學成回國了,她的心里一亮,立刻有了精神頭。因為這又喚起了她心底被需要的欲望。但是,等丈夫回到家,曉梅才發覺現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丈夫通過這一年的學習深造,在學術上已經突飛猛進,與她產生了很大的落差。此時的丈夫更需要身邊有一個人與他共同分享學術問題,但這遠遠不是曉梅能夠勝任的,也就是說曉梅已經無法滿足丈夫的需要了。這時的曉梅很失落,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價值感頓然全失,兩人在一起成為一種煎熬,最后不得不選擇分手。曉梅想找一個新的男人,下一個需要她的男人。
不知不覺被“強烈渴望被需要”這一心理傾向所控制的女人是可憐的,雖然自己被別人需要能讓人覺得很有價值感和成就感,雖然有愛心、愿意付出是一個賢惠妻子的美德,但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以此作為自己生命的價值訴求和幸福追求,甚至甘愿為此將自己變成一支燃燒的蠟燭,直到蠟炬成灰,這樣的女人絕不是好命的女人,最終的生活也絕不是她們所期盼的生活。
上一篇:命運出錯,你不能錯
下一篇:堅決遠離“軟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