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消費,怎樣購物最節省
一百元的裙子和五百元的裙子,購買哪條才實惠呢?答案很可能是五百元的裙子更劃算、更實惠。
——便宜不等于實惠
衡量商品的性價比,而不是單純的價格高低,樹立這樣的消費觀念是比較合理的。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問一下身邊的人這個問題:五百元的裙子和一百元的裙子哪件更實惠?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一百元的裙子!”
還有另外百分之二十的人會說:“五百元的裙子更實惠、劃算!”是的,這部分少數人掌握了真理。
或許大多數人都不理解為什么五百元的裙子更實惠,那么請先看下面的這個例子。
蔣雨貞是一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23歲的女孩,因為經濟不寬裕,所以最喜歡去小店買衣服。一方面,小店的衣服更適合年輕女孩,另一方面,小店的各方面成本低,自然售價就會比超市和商場低不少。
蔣雨貞和所有女孩子一樣總是覺得自己缺少一件合意的衣服。每次看見漂亮的衣服都會買回來,所以她的衣柜里掛滿了百元左右的裙子和褲子。
蔣雨貞雖然買了很多衣服,但是總覺得沒有適合的衣服。要出席同事的婚禮,沒有合適的衣服;出去玩,沒有合身的衣服;甚至連平時的上班,也覺得沒有衣服穿。
可以說,蔣雨貞的消費觀念并不實用,雖然她買回來的都是便宜的衣服,但是并不實惠。
便宜不等于實惠,實惠也不等于便宜。便宜,是指商品的售價比較低,但隱含的意思則是指品質一般,質量也“便宜”;而實惠呢,則是指性價比較高,用比較低的價格擁有了較高質量和性能的商品。
如此來講,蔣雨貞追求的是便宜而不是實惠。因為這些衣服穿不了多久,就會變得沒有質感,顯得沒有檔次,洗過幾次之后就不能再穿了,只能靜靜地躺在衣柜里成為“沉淀”,而“沒有能穿的衣服”還是繼續困擾著她。
可以想象,同樣是花了一千元,按照蔣雨貞現在的消費觀念可以買十條裙子,看上去比較多但到頭來還是沒有合適的衣服穿。而如果花一千元買兩條裙子,那么她可以一直有漂亮的裙子穿,而且還顯得大氣、有檔次,并且可以至少穿兩年也不會顯得太落伍或者沒法穿出門。
因此,智慧的女性都會選擇價格中上但顯然質量上了很大臺階的衣物,因為這是最實惠的做法。
白慧靜是位3歲男孩的媽媽。自從有了孩子,家里的開銷增加了不止一倍。她了解到對于一些不常用的物品,比如玩具或者嬰兒車等可以經過交換得來。
前兩天白慧靜通過某家網站的媽媽論壇用兒子的舊玩具換了一雙溜冰鞋,看著兒子開心的笑容,她也很興奮。她開始有意識地將家里不常用的物品或者孩子已經不喜歡的玩具整理出來,把其中還能用的放在網絡上和其他人交換,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因此節省了不小的開銷。
一些物品隨著孩子的成長,不能再用了,留在家里只能成為占據空間的閑置物。賢惠的媽媽們通過網絡互通有無,將家里不常用的物品和其他人進行交換,一方面使家里的閑置品發揮了價值,另一方面也以最小的成本得到了自己希望擁有的商品,達到雙贏。
中年女性有了家庭和孩子后,會從追逐品牌、崇尚美感的消費習慣逐步向更關注商品實用性的習慣轉變,這也正符合年輕女性向中年女性過渡階段的心理特征。
中年女性在持家和購物方面更加沉穩和謹慎。面對日益豐富的物質世界,伴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所帶來的新的需求,作為一家主婦能做的就是理性控制購物欲,合理規劃一家人的消費開支。
在現代消費中提倡個性化消費,也就是建議喜歡吃橘子的人吃橘子,喜歡吃香蕉的人吃香蕉,而不是大家一窩蜂地向其他人看齊,避免消費過程中的盲目攀比。吃香蕉的人不會羨慕吃橘子的人,反過來吃橘子的人也不會嫉妒吃香蕉的人,因為他們彼此不喜歡對方的水果。這種消費的偏好不同,平衡了大量消費者的消費抱怨和不滿,提高了整體幸福感。
心理學專家提倡消費者適度消費,即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量入為出,不透支消費,合理分配家庭財產和收入。
理性消費也是現代社會倡導的消費方式。避免情緒化和沖動性消費,不在情緒不佳的時候大肆購物,也不在對某件商品的一時追捧中貿然訂購。當然,作為現代人,我們的購物觀念是控制而不是壓制購物欲,否則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而成為一毛不拔、吝嗇的守財奴,如此一來也就沒有了消費的幸福感。
上一篇:實用完善的身心健康觀
下一篇:家庭暴力源自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