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哲人說,生活中的坎坷多是由自己、由心境造就的。你之所以迷茫甚至跌倒,多是因為你沒有看清自己。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實力,選擇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每天積累一點點,成功就會更快降臨。但你要知道,成功的標準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做出了怎樣的成果。確立了目標并堅定地“咬住”目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目標始終如一的人,能拋除一切雜念,聚積所有的力量,全力以赴向目標前進。把你需要做的事想象成一大排抽屜中的一個個小抽屜。你的工作只是每天拉開一個抽屜,令人滿意地完成抽屜內的工作,然后將抽屜推回去。不要總想著所有的抽屜,而要將精力集中于你已經打開的那個抽屜。一旦你把一個抽屜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
一位曾經到阿拉斯加拜訪過愛斯基摩人的作家,回來之后向人們講述了他在那里的一些見聞:
“永遠不要問愛斯基摩人他多大了。如果你問的話,他們也會對你說:‘我不知道,我也不在乎。’再追問下去,他們就會說:‘不到一天大!’愛斯基摩人相信,到了晚上入睡的時候,他們就死了。但在第二天的清晨醒來時,他們又重新復活過來,獲得新生。因此,沒有一個愛斯基摩人能活過‘一天’!也因正為如此,每一個愛斯基摩人的面容都不帶憂愁和焦慮,他們快快樂樂地過著自己的每一個‘一天’。”
“不到一天大!”這并不是愛斯基摩人的一句玩笑話,仔細地回味這種“不到一天大”的生命心態與理念,你的心中一定會增添一份崇敬,甚至感受到一種莫大的震撼。
年輕人,給自己一個清晰而合理的目標——在較短的時間內、正常的努力幅度下,它是能高高地踮腳就能夠到的——這樣的目標才會對你的人生起到推進的作用。而那些看似遠大、只能當作談資而最終束之高閣的理想,對于它的過分追求,最終只會成為一種妄想。
只有每次只面對一天,并且把每一天都當作一輩子來過,我們才會萬分珍惜這寶貴的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時光。把每一天都當作一輩子來過,那么,誰還會有時間去揮霍、去做些無用功呢?
泰德·本杰明曾經在歐洲服役,后來居住在美國馬里蘭州的巴鐵摩爾城紐霍姆路5716號。在戰場的那段時間,憂慮曾經一度令他精神崩潰。
當時,泰德在94步兵師擔任士官職務,主要是搜集和記錄作戰死亡、失蹤以及受傷的士兵名單;同時需要幫助挖掘被慌忙之中埋葬的盟國及敵國士兵的尸體,將這些人的遺物轉交給他們的家屬或最親密的朋友,畢竟這些遺物對他們親友具有很大的紀念意義。
泰德的工作很煩瑣,他總是擔心自己出錯,造成難堪,所以他每天都在擔心。有時候,他甚至會胡思亂想:在這戰亂時期,自己是否可以安全度過這段時間,自己是否可以活著回去,那個16個月大的兒子,自己從來沒見過,是否可以回去擁抱他呢?泰德又擔憂又疲憊,竟然瘦了整整34磅。心中充滿著對未知的恐懼,以至于泰德精神恍惚,差點瘋掉。無聊時,他總會呆呆地看著自己皮包骨的雙手,想象著自己回家時非常瘦弱的樣子,乃至一瞬間陷入一種恐慌之中。泰德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他像一個無助的孩子一樣哭泣。他感覺自己非常脆弱,一旦只有他一個人待著,他就會感到傷心得無以復加。在坦克大戰開始后不久的一段時間里,泰德經常哭泣,他對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
1945年4月,每天處于焦慮的泰德最終被醫生診斷為患了“結腸痙攣”的疾病。這種病會給人帶來很大的痛苦,而病因就是過分憂慮。泰德心想,假如當時戰爭沒有馬上結束,他大概會完全崩潰。
之后,泰德住進陸軍診療站,一位軍醫給了他改變一生的忠告。當醫生給泰德做完全面體檢之后,告訴他說:“泰德,你的毛病是在心里,我希望你可以將生活當作一個沙漏,你知道任何人都無法讓超過一粒的沙子同時通過瓶頸。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好像是一個漏斗,每天都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盡快去完成,但是我們只能一件一件地完成,假如我們讓工作如同沙粒一般均勻地緩緩通過瓶頸,那整個沙漏是可以正常工作的,我們的生理和心理也是非常健康的。”
每天做好一件事,每天都做好手邊的事,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原本并不好高騖遠,然而,在生活的重壓下,眼前的一點點收獲和利益漸漸不足以滿足他們那顆強烈追求的心,于是,他們的眼光變得很長遠,長遠到遙不可及,而他們卻又對此異常渴望。不知不覺,高不成低不就成了他們的習慣,在對生活的憧憬中,偶然有一天他們低頭時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每一天都荒廢了,都在原地的小小的圈子里踏步,遠走的只有心,而不是自己的腳步。
人生的時間、精力極其有限,想讓有限的時間、精力造就人生最大的成功,就必須要揀對成功價值最大的事情去做。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都要有清晰的目標可以追求,每天做好一件事,這一個月,這一年,你將會有巨大的成長和收獲。
用心把一天中最重要的那件事做好,執著地追求,你就會發現,你所有的行動都會帶領你朝著這個目標邁進。在激烈的競爭中,如果你能做好一天中最重要、最清楚的事情,成功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上一篇:閱讀——愛讀書讓你更有內涵
下一篇:面對人生風雨,你要靠自己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