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子患有心理疾病會有怎樣的癥狀
心理導讀
陽陽的情況并不是個案,不少孩子都遇到過,而作為父母的我們也為此擔心。近年來,各類媒體報道中經常出現孩子的悲劇:孩子輕則不與人交流、自閉,重則砍殺父母、自虐自殺……一宗宗駭人驚聞的報道,觸目驚心、入耳心寒。孩子原本是父母、教師和祖國的希望,何以會出現上述令大家匪夷所思的行為呢?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孩子有了心理疾病。
近年來,家長、教師及一些專家和心理醫生都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經常出現頭疼、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的情況。這都是心理疾病的癥狀。對于兒童來說,除了兒童孤獨癥、兒童多動綜合征以外,有夜驚癥、強迫癥、恐怖癥等心理疾病的兒童已達到病人總數的10%左右。
專家認為,孩子有心理疾病,會在行為、言語、生活習慣上表現出來,這應該引起老師和家長注意。
專家建議
專家建議家長要注意孩子在生活中的行為變化和原因,多和孩子溝通,看看孩子是否有心理障礙。
建議1 抑郁癥
抑郁癥的表現有:大部分時間感到沮喪或憂愁;缺乏活力,總是感到累;對以前喜歡做的事情缺乏興趣;體重急劇增加或急劇下降;睡眠方式的巨大改變(不能入睡、長睡不醒或很早起床);有犯罪感或無用感;無法解釋的疼痛(身體上沒有任何毛病);悲觀或漠然(對現在和將來的任何事情都毫不關心);有死亡或自殺的想法。
心理專家認為,能否敞開心扉是抑郁癥患者能否擺脫抑郁的關鍵。作為家長,要在生活中多觀察你的孩子,如果孩子有以上癥狀,表明你的孩子抑郁了,你要幫助孩子敞開心扉,必要的情況下要帶孩子咨詢心理醫生。
建議2 強迫癥
強迫癥多表現為敏感多疑、過分克制、思慮過多、優柔寡斷、注重細節、做事要求十全十美。生活中,如果你的孩子總是重復做同一件事、無法停止時,就有可能患上了強迫癥,精神醫學家又稱之為強迫性神經癥。它是指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
建議3 恐怖癥
恐怖癥表現為性格怯懦、膽小害怕、內心總有不安全感。
我們還應特別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心理問題軀體化”表現,所謂“心理問題軀體化”就是孩子的一些心理問題會表現在身體上的不適,比如產生一些困惑,如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后,告訴家長或醫生的則是頭疼、失眠、胃不舒服、沒勁兒等。
另外,一些孩子在出現心理問題前,還存在一定人格上的缺陷,多數患者發病前,人格上有一定的缺陷。發病時則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比如:強迫癥多數是由精神創傷或緊張、痛苦的心理壓力誘發的。所以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十分重要。
總而言之,不管你的孩子現在孩子多大,只要是發現孩子出現行為異常、學習困難、睡眠障礙、性格缺陷、情感障礙、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況,都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心理門診,請心理醫生和你一起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上一篇:學會編故事,用故事串聯記憶
下一篇:孩子投入地玩游戲也是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