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華山題王母祠》原文與賞析
蓮花峰下鎖雕梁,此去瑤池地共長。
好為麻姑到東海,勸栽黃竹莫栽桑。
這首詩的詩題雖為《華山題王母祠》,詩旨卻在諷刺求仙的虛妄。在詩人所處的晚唐時代,許多皇帝佞仙崇道,妄求長生,所謂“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結果,不但荒廢了政事,他們自己也往往以服食丹藥而喪命。詩人很寫了幾篇旨在諷刺佞仙崇道的詩歌,此其一例也。詩題中的王母,即古代神話中的西王母,所謂 “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傳說她曾多次降臨華山中方大羅峰,后來就在那里為她修建了祠堂,是為王母祠。
首句“蓮花峰下鎖雕梁”,照應題面,點明王母祠的所在。蓮華峰,又稱西峰,是西岳華山的三大主峰之一,以峰頂有巨石狀如蓮花,故稱蓮花峰。或謂以“山頂有池,生千葉蓮花”,故稱,其實,這是整個華山得名的由來。雕梁,即雕梁畫棟的省稱,代指王母祠。古典詩歌中常用這種手法,即以部分指代全體。前著一 “鎖” 字,則王母祠寂寞冷清之況自復可想矣。這是李義山常一字寓褒貶的顯例。第二句 “此去瑤池地共長” 緊承起句,極言此祠距西王母常居之地瑤池十分遙遠,其間就如不知盡頭的大地一樣長遠。,據 《史記·大宛列傳贊》云,瑤池在昆侖山上。另據 《穆天子傳》云,周穆王曾西登昆侖,“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又據 《太平廣記》 引 《集仙錄》 云,西王母所居宮闕“在龜山春山西那之都,昆侖之圃,閬風之苑”,其地“有城千里,玉樓十二;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玄室,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水”。弄清西王母常居之地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景,也就明白詩人在這里特別點出瑤池的用意了。聯系上句,似乎可以這樣理解: 你西王母所居宮闕既然那么宏麗,干嗎還要讓人在距你萬里之遙的華山建祠呢? 言外之意,以你西王母之極尊,尚且力不能遠顧,那一般仙真,法力之有限就更不必說了。以上前兩句,在寫足題面的同時,已微露詩人對母儀道家神仙世界的西王母的尖銳諷刺。
后兩句 “好為麻姑到東海,勸栽黃竹莫栽桑”,則進一步表明詩人對神仙萬智萬能、長生不死的否定,但話說得非常婉轉,也很含蓄。麻姑,也是神話故事中的一位女仙真。據 《太平廣記》 引 《神仙傳》云: 神仙王遠在和麻姑晤見時,她曾說過這樣的話:“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者會時 (指與王遠在五百多年以前相會時)略半也,豈能復將為陵陸乎?”王遠也說: “圣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下句的 “黃竹”,泛指竹子。據 《穆天子傳》云,周穆王西征至于玄池,曾樹之竹,是曰竹林。又云,周穆王南巡時,遇北風雨雪,徂于黃竹,見有凍人,因作 《黃竹歌》 三章以哀之。這里因其事而用之,故稱竹為黃竹。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希望西王母善自囑咐麻姑,勸她再到東海要多栽竹子別栽桑。何以言此? 因為竹子可以四時常青而不改,而桑田,轉瞬間就可能變為滄海。當然,這只是字面的意思,其中真意還當別為求之。試想,詩人以此功囑所謂萬智萬能的神仙,則神仙實際并非萬智萬能也就自復可知了。而神仙既非萬智萬能,而且他們也難以超越、更不能駕馭自然規律,其命運前途自然也就難以預卜,對于其將來也不可能有什么萬全不變之計。那么,對人來說,求仙又有何用呢?所以,這實際上是對神仙世界的一種否定,也是對佞仙崇道者的一種諷刺。如果我們聯系到詩人其他有關詩作,這種托諷意義就更加清楚了。其《華岳下題王母廟》云:“神仙有分豈關情,八馬虛隨落日行。莫恨名姬中夜沒,君王猶自不常生。”《瑤池》云:“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過景陵》云:“武皇精魄外仙升,帳殿凄涼煙霧凝。俱是蒼生留不得,鼎湖何異魏西陵!”(據《漢書·郊祀志》云,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下迎黃帝,黃帝乘龍飛升而去,后世因名其處為鼎湖;魏西陵,魏武帝曹操之陵墓也。)這些,皆是諷刺求仙虛妄無謂的詩,姑錄于此,可以互相參看。順便指出,清人馮浩在其《玉溪生詩集箋注》中謂此詩“似指令狐交情,愿修好久要而不更變也”,顯然失于穿鑿,所以馮氏自己也說:“但難鑿定耳。”
這首詩諷刺求仙虛妄無謂,很尖銳,也很深刻,但用筆卻很委婉,這正是李義山七絕的一大特點。清人葉燮在其《原詩》中說:“李商隱七絕,寄托深而措詞婉,可空百代。”誠哉,是言也。李義山的許多詩歌打破了以時間為經、以空間為緯的傳統造境方式,常常以自己的某種思想活動或感情活動為中心,通過豐富的聯想或想象,把那些從表面看來并無多少聯系甚或根本沒有聯系的情事十分巧妙地組織起來,從而創造出一種既含蓄蘊藉又情韻深沉的審美境界。這首詩顯然地體現出這一特點。如本詩題目是《華山題王母祠》,那就圍繞王母祠著墨就是了,可詩人偏又寫到西王母的常居之所;寫西王母情事,偏又寫到麻姑,寫麻姑情事,偏又聯及周穆王情事。這樣寫的結果,不但沒有偏離題旨,反而使詩歌的含蘊更為豐富,意境更為深邃,諷剌力量更為強烈,從而也就更加耐人品味。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別山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周元吉蟠室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