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xué)·《圣經(jīng)·新約》·保羅講道》原文與賞析
《新約·使徒行傳》第13—14章
那些因司提反事件,受株連,遭迫害,四散奔逃的門徒,有一些來到腓尼基、居比路和安提阿。起初這些門徒不向外邦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道。可是在來到安提阿的門徒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們也向希利尼人宣傳耶穌,因此那里信主的人相當(dāng)多。
風(fēng)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朵里,他們便打發(fā)巴拿巴到安提阿去。巴拿巴到達(dá)那里,親眼目睹外邦人歸服耶穌,滿心歡喜。他又往大數(shù)去找掃羅,把他帶到安提阿。
巴拿巴和掃羅在安提阿住了足有一年的時間,和教會一同作息,教誨了許多人。
門徒稱為基督徒,就是從安提阿教會開始。
那時候,有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來到安提阿。其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革老丟年間,果然應(yīng)驗了。于是安提阿的基督徒捐款救濟(jì)住在猶太的弟兄。他們委托巴拿巴和掃羅,把捐款送到眾位長老那里。
巴拿巴和掃羅去耶路撒冷辦完了救濟(jì)的事,就帶著馬可一同回到安提阿。
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這便是巴拿巴、尼結(jié)、路求和掃羅。
巴拿巴和掃羅蒙圣靈差遣,帶著助手馬可,從安提阿來到西流基,從那里坐船往居比路去。到了撒拉米,就在猶太人各會堂里講道,經(jīng)過全島,直到帕弗。
在帕弗那里,有一位行法術(shù)的假先知,是個猶太人,名叫巴耶穌。此人與方伯士求保羅過往甚密。然而方伯士求保羅卻是一個通情達(dá)理之人,他請巴拿巴和掃羅來給他講道。只是那行法術(shù)的人從中作梗,阻擋使徒,同時叫方伯不信真道。
掃羅又名保羅。
保羅被圣靈充滿,定睛看著那假先知,對他說:
“你這魔鬼的兒子,眾善的仇敵,胸懷詭詐奸險之人,難道你混亂正道,永無止息嗎?現(xiàn)在你要瞎眼,看不見日光了!”
那假先知立刻眼睛迷蒙,一片昏黑,什么也看不見了。他跌跌撞撞,四下里求人拉著他的手。
方伯看見如此這般的奇事,驚訝贊嘆不止,從此便歸服了主。
保羅他們從帕弗開船,來到旁非利亞的別加。馬可在這里與同人分手,自回耶路撒冷去了。保羅等人離開別加往前行,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進(jìn)會堂坐下。讀完了律法和先知書以后,管會堂的叫人過去,對他們說:
“二位兄臺,如果有什么勸勉眾人的話,請說吧!”
保羅站起來,舉手說:
“以色列人和一切敬畏上帝之人,請聽啊!我們的祖宗依靠上帝之大能,出埃及,經(jīng)歷曠野四十年,至迦南,消滅七族人,獵取那地為業(yè)。此后設(shè)立士師,應(yīng)百姓所求,膏掃羅作王四十年。有大衛(wèi)王出世,遵行上帝的旨意。在此人的后裔中,以色列人出了一位救主,這就是耶穌。耶穌傳救世之道,無奈耶路撒冷之人不認(rèn)識基督,將他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被葬入墳?zāi)怪螅瑥乃览飶?fù)活。所以弟兄們,你們應(yīng)當(dāng)曉得,赦罪之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br>
散會以后,猶太人和進(jìn)猶太教的人,多有跟從保羅和巴拿巴的。眾人請他們到下個安息日再來繼續(xù)講道。
到了下個安息日,全城的人,幾乎都來了,要聽他們講道。猶太人看見來人這樣多,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并且加以誹謗。
保羅和巴拿巴放膽說:
“上帝之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yīng)當(dāng)?shù)?。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zhuǎn)向外邦人。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我已經(jīng)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極。’”
外邦人聽見這話,皆大歡喜。于是主的道,便傳遍了那一帶地方。
但是猶太人不肯罷休,他們挑唆貴婦人和城內(nèi)名流,催逼保羅和巴拿巴,將他們趕出境外。二人對著眾人跺下腳上的塵土,往以哥念去了。
他們在以哥念同進(jìn)猶太人的會堂講道。這里的猶太人和希利尼人,多有相信的。然而不信從的猶太人,卻在千方百計地慫恿外邦人,叫他們恨怨二位弟兄。于是城里的眾人便分了兩黨,有隨從猶太人的,有隨從使徒的。那些隨從猶太人的外邦人及其官長,一齊擁上前來,要用石頭砸他們。
使徒被迫逃往呂高尼的兩座城,路司得和特庇,以及周圍的地方。
在路司得城里,有一個人,生來就瘸腿,兩腳無力,從來沒有走過路。他聽保羅講道,保羅定睛看他,見他有信心,可得痊愈,便大聲對他說:
“你起來,兩腿站直!”
那人應(yīng)聲跳起來,立時就能走路了。
眾人親眼看見這等奇事,就用呂高尼語呼喊著:
“神借人形,降臨在我們中間了!”
于是他們稱巴拿巴為丟斯,稱保羅為希爾米,就是當(dāng)?shù)厥最I(lǐng)之神的意思。
這事轟動開來,城外丟斯廟里的祭同,牽著羊,擎著花圈,來到門前,要同眾人向使徒獻(xiàn)祭。
巴拿巴和保羅二位使徒聽見這事,就撕開衣服,跳進(jìn)眾人中間,高聲喊道:
“諸君,此事行不得!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我們傳福音給你們,原是叫你們離棄這些虛妄之事,歸向那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之永生上帝。上帝施恩惠,降雨露,賞賜太平和豐年,叫你們衣食溫飽,安居樂業(yè)?!?br>
二人說完這話,堅決攔住眾人,不叫他們獻(xiàn)祭。
但是有些猶太人,從安提阿和以哥念來,挑唆眾人,用石頭打保羅。直打到他們認(rèn)為他死了,便動手把他拖到城外。在城外,門徒們正圍著看他,只見他忽然從地上站起來,理了一下破爛的衣衫,走進(jìn)城去。
第二天,保羅同巴拿巴離開路司得往特庇去,在那城里傳講福音,使好些人作了門徒。
然后他們回路司得、以哥念和安提阿去,重新堅固門徒的信心,勸他們恒守所信之道,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安排完畢,二人經(jīng)過彼西底來到旁非利亞,從別加往亞大利去。從亞大利坐船,回到安提阿。
耶穌死而復(fù)活,隨著云彩升上天后,留下他的使徒在人間傳道。那些使徒跟隨耶穌多年,得了神的啟示,都成了大智慧、大信仰的人。但是他們在人間傳道,依然受盡了侮辱、受盡了磨難和艱險?!氨A_講道”只是使徒傳教過程中的一個插曲,再一次講述了愚頑的不信上帝的人對使徒的迫害以及上帝行圣跡,醫(yī)治人間的疾苦,使得基督再一次為人們所信奉和敬仰?;浇痰膭萘瓦@樣慢慢地擴(kuò)大了。
以色列和猶太國分別被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所滅后,流亡巴比倫和亞述的猶太人被迫和異族雜居,同時就無法奉行原有的宗教儀式。和異族雜居,產(chǎn)生了文化的溝通:猶太人有許多和異族人通婚,改信異教,生活和語言也受同化;異族人也有許多歸宗猶太教,奉行猶太律法,吸取猶太文化。保羅給猶太人講道時說:“上帝之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yīng)當(dāng)?shù)?。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zhuǎn)向外邦人?!敝v的大約就是當(dāng)時的這一文化現(xiàn)象。
保羅講道,從人子耶穌和家族開始講起,亞伯拉罕的第十四代子孫大衛(wèi)作了王,在大衛(wèi)的第十四代子孫中出了耶穌,耶穌是以色列人的救主,他死而復(fù)活。保羅是個極有智慧的人,他如此講述耶穌的目的是很明確的——要在耶穌身上涂上一層輝煌的神一般的色彩,好讓世人相信他。當(dāng)丟斯廟里的祭司牽著羊、擎著花圈要同眾人向使徒獻(xiàn)祭的時候,保羅叫道:“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由此看來,使徒和人子還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至少到保羅時代,基督教所宣揚(yáng)的神,是一種精神支柱、一種信仰的折射(其實(shí)耶穌時代就是如此)。保羅又說:“我們傳福音給你們,原是叫你們離棄這些虛妄之事,歸向那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之永生上帝。上帝施恩惠、降雨露,賞賜太平和豐年,叫你們衣食溫飽,安居樂業(yè)。”保羅倒真的是吸取了耶穌的真諦,教導(dǎo)人們信上帝要在靈魂的深處敬仰他,不要用花哨的儀式來掩飾心中的不信,也不要被花哨的形式蒙住了眼睛,正如同耶穌警告門徒:“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一樣。
在前面幾個《使徒行傳》的故事和“保羅講道”的故事里,我們可以看到《使徒行傳》較《福音書》有所不同。“舊約”展現(xiàn)的是一個一統(tǒng)的現(xiàn)世王國,“新約”將這一王國推向來世?!笆雇叫袀鳌敝械氖雇奖M管鞠躬盡瘁,但他們不能像耶穌那樣直陳痛罵,他們和上帝的關(guān)系中隔了一個人子。較之耶穌,他們更加忍辱負(fù)重,更像苦行僧,在這里我們不得不注意一個事實(shí):世俗的人生觀隨著各民族雜居、隨著文化的交流注入了猶太人的思想中,使徒們意識到了這一點(diǎn),在他們的忍辱負(fù)重里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基督教“來世”、“復(fù)活”教義的危機(jī)。盡管基督教尋找永生的終極思想是貫穿各個歷史時期全人類精神世界的情愫,然而現(xiàn)實(shí)之中的人總希望在現(xiàn)世就看到實(shí)在的幸福和光明,基督教的危機(jī)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被拋入存在界,他就永遠(yuǎn)處于過去和未來的交叉點(diǎn)上。懷念過去,按照理想中的模式塑造未來的自我,成為人自我折磨的根本點(diǎn)。因而人總是在離開家園出走異鄉(xiāng)之后懷念家鄉(xiāng),并懷著鄉(xiāng)愁的沖動永遠(yuǎn)地尋找家園。在基督教的范疇內(nèi),這個家園就是上帝,人們把耶穌稱之為朝向耶路撒冷家園走去的人。西方社會脫離了中世紀(jì)的精神桎梏后,的確向前邁了一大步,但是經(jīng)歷了工業(yè)社會、后工業(yè)社會之后,當(dāng)人的物質(zhì)欲望一步步得以滿足的時候,人們又開始返回去尋找精神的家園,并將人之拋入存在界稱之為“煉獄的掙扎?!比说拇_是矛盾的,看來基督教的生命力就存在于人的這種矛盾之中。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佛影銘并序》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筆記、詩話、對聯(lián)·冷齋夜話(三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