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撒母耳記》是舊約歷史書的一部分,它講述了君主政體的開始至大衛統治的衰落這段時間的故事。全卷共有三位主角,除撒母耳外,還有兩位以色列國最早的君王,掃羅和大衛。《撒母耳記》(上)第一部分記載最后的士師撒母耳本人,他同時也是膏立兩位君王的先知。主要是關于撒母耳的出生、蒙召、他早年的一些經歷、約柜的遺失和送回,最后是大敗非利士人。第二部分以色列第一位君主掃羅和撒母耳的故事交替出現。主要有兩件事: (1) 耶和華認可君主政體,并提出警告;(2) 掃羅統治的開始和耶和華棄絕掃羅。第三部分掃羅和大衛的故事交替出現。大衛被膏立為王,取代了掃羅,掃羅及其確定繼承權的兒子約拿單的死。《撒母耳記》(下)基本上講述大衛統治的故事,他是猶大王朝的創始人,也是以色列最重要的君王。
【作品選錄】
大衛在掃羅的宮里
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里來擾亂他。掃羅的臣仆對他說:“現在有惡魔從神那里來擾亂你。我們的主可以吩咐面前的臣仆,找一個善于彈琴的來,等神那里來的惡魔臨到你身上的時候,使他用手彈琴,你就好了。”掃羅對臣仆說:“你們可以為我找一個善于彈琴的,帶到我這里來。”其中有一個少年人說:“我曾見伯利恒城耶西的一個兒子善于彈琴,是大有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于是掃羅差遣使者去見耶西,說:“請你打發你放羊的兒子大衛到我這里來。”耶西就把幾個餅和一皮袋酒,并一只山羊羔,都馱在驢上,交給他兒子大衛,送與掃羅。大衛到了掃羅那里,就侍立在掃羅面前。掃羅甚喜愛他,他就作了掃羅拿兵器的人。掃羅差遣人去見耶西說:“求你容大衛侍立在我面前,因為他在我眼前蒙了恩。”從神那里來的惡魔臨到掃羅身上的時候,大衛就拿琴用手而彈,掃羅便舒暢爽快,惡魔離了他。
歌利亞向以色列軍挑戰
非利士人招聚他們的軍旅,要來爭戰,聚集在屬猶大的梭哥,安營在梭哥和亞西加中間的以弗大憫。掃羅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營,擺列隊伍要與非利士人打仗。非利士人站在這邊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邊山上,當中有谷。從非利士營中出來一個討戰的人,名叫歌利亞,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頭戴銅盔,身穿鎧甲,甲重五千舍客勒;腿上有銅護膝,兩肩之中背負銅戟;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鐵槍頭重六百舍客勒。有一個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歌利亞對著以色列的軍隊站立,呼叫說:“你們出來擺列隊伍作什么呢?我不是非利士人嗎?你們不是掃羅的仆人嗎?可以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人,使他下到我這里來。他若能與我戰斗,將我殺死,我們就作你們的仆人;我若勝了他,將他殺死,你們就作我們的仆人,服侍我們。”那非利士人又說:“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軍隊罵陣。你們叫一個人出來,與我戰斗。”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
大衛在掃羅的營中
有人聽見大衛所說的話,就告訴了掃羅,掃羅便打發人叫他來。大衛對掃羅說:“人都不必因那非利士人膽怯。你的仆人要去與那非利士人戰斗。”掃羅對大衛說:“你不能去與那非利士人戰斗,因為你年紀太輕,他自幼就作戰士。”大衛對掃羅說:“你仆人為父親放羊,有時來了獅子,有時來了熊,從群中銜一只羊羔去。我就追趕它,擊打它,將羊羔從它口中救出來。它起來要害我,我就揪著它的胡子,將它打死。你仆人曾打死獅子和熊,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也必像獅子和熊一般。”大衛又說:“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掃羅對大衛說:“你可以去吧!耶和華必與你同在。”掃羅就把自己的戰衣給大衛穿上,將銅盔給他戴上,又給他穿上鎧甲。大衛把刀挎在戰衣外,試試能走不能走,因為素來沒有穿慣,就對掃羅說:“我穿戴這些不能走,因為素來沒有穿慣。”于是摘脫了。他手中拿杖,又在溪中挑選了五塊光滑石子,放在袋里,就是牧人帶的囊里;手中拿著甩石的機弦,就去迎那非利士人。
大衛擊殺歌利亞
非利士人也漸漸地迎著大衛來,拿盾牌的走在前頭。非利士人觀看,見了大衛,就藐視他,因為他年輕,面色光紅,容貌俊美。非利士人對大衛說:“你拿杖到我這里來,我豈是狗呢?”非利士人就指著自己的神咒詛大衛。非利士人又對大衛說:“來吧!我將你的肉給空中的飛鳥、田野的走獸吃。”大衛對非利士人說:“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里。我必殺你,斬你的頭,又將非利士軍兵的尸首給空中的飛鳥、地上的野獸吃,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他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里。”
非利士人起身,迎著大衛前來。大衛急忙迎著非利士人,往戰場跑去。大衛用手從囊中掏出一塊石子來,用機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額,石子進入額內,他就仆倒,面伏于地。
這樣,大衛用機弦甩石,勝了那非利士人,打死他;大衛手中卻沒有刀。大衛跑去,站在非利士人身旁,將他的刀從鞘中拔出來,殺死他,割了他的頭。非利士眾人看見他們討戰的勇士死了,就都逃跑。以色列人和猶大人便起身吶喊、追趕非利士人,直到迦特(或作“該”)和以革倫的城門。被殺的非利士人倒在沙拉音的路上,直到迦特和以革倫。以色列人追趕非利士人回來,就奪了他們的營盤。大衛將那非利士人的頭拿到耶路撒冷,卻將他的軍裝放在自己的帳棚里。
掃羅妒忌大衛
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婦女們從以色列各城里出來,歡歡喜喜,打鼓擊磬,歌唱跳舞,迎接掃羅王。眾婦女舞蹈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掃羅甚發怒,不喜悅這話,就說:“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
次日,從神那里來的惡魔大大降在掃羅身上,他就在家中胡言亂語。大衛照常彈琴,掃羅手里拿著槍。掃羅把槍一掄,心里說,我要將大衛刺透,釘在墻上。大衛躲避他兩次。
掃羅懼怕大衛,因為耶和華離開自己,與大衛同在。所以掃羅使大衛離開自己,立他為千夫長,他就領兵出入。大衛作事無不精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掃羅見大衛作事精明,就甚怕他。但以色列和猶大眾人都愛大衛,因為他領他們出入。
掃羅逼迫大衛
掃羅對他兒子約拿單和眾臣仆說,要殺大衛;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卻甚喜愛大衛。約拿單告訴大衛說:“我父掃羅想要殺你,所以明日早晨你要小心,到一個僻靜地方藏身。我就出到你所藏的田里,站在我父親旁邊,與他談論。我看他情形怎樣,我必告訴你。”約拿單向他父親掃羅替大衛說好話,說:“王不可得罪王的仆人大衛,因為他未曾得罪你,他所行的都與你大有益處。他拼命殺那非利士人,耶和華為以色列眾人大行拯救。那時你看見,甚是歡喜,現在為何無故要殺大衛,流無辜人的血,自己取罪呢?”掃羅聽了約拿單的話,就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說:“我必不殺他。”約拿單叫大衛來,把這一切事告訴他,帶他去見掃羅。他就仍然侍立在掃羅面前。
此后又有爭戰的事。大衛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殺敗他們,他們就在他面前逃跑。從耶和華那里來的惡魔又降在掃羅身上(掃羅手里拿槍坐在屋里),大衛就用手彈琴。掃羅用槍想要刺透大衛,釘在墻上,他卻躲開,掃羅的槍刺入墻內。當夜大衛逃走,躲避了。
大衛不加害掃羅
掃羅追趕非利士人回來,有人告訴他說:“大衛在隱基底的曠野。”掃羅就從以色列人中挑選三千精兵,率領他們往野羊的磐石去,尋索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了路旁的羊圈,在那里有洞,掃羅進去大解。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正藏在洞里的深處。跟隨的人對大衛說:“耶和華曾應許你說:‘我要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時候到了。”大衛就起來,悄悄地割下掃羅外袍的衣襟。隨后大衛心中自責,因為割下掃羅的衣襟;對跟隨他的人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大衛用這話攔住跟隨他的人,不容他們起來害掃羅。掃羅起來,從洞里出去行路。
隨后大衛也起來,從洞里出去,呼叫掃羅說:“我主,我王!”掃羅回頭觀看,大衛就屈身臉伏于地下拜。大衛對掃羅說:“你為何聽信人的讒言,說大衛想要害你呢?今日你親眼看見在洞中耶和華將你交在我手里,有人叫我殺你,我卻愛惜你,說:‘我不敢伸手害我的主,因為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父啊!看看你外袍的衣襟在我手中。我割下你的衣襟,沒有殺你,你由此可以知道我沒有惡意叛逆你。你雖然獵取我的命,我卻沒有得罪你。愿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是非,在你身上為我申冤,我卻不親手加害于你。古人有句俗語說:‘惡事出于惡人。’我卻不親手加害于你。以色列王出來要尋找誰呢?追趕誰呢?不過追趕一條死狗,一個虼蚤就是了。愿耶和華在你我中間施行審判,斷定是非,并且鑒察,為我申冤,救我脫離你的手。”
大衛向掃羅說完這話,掃羅說:“我兒大衛,這是你的聲音嗎?”就放聲大哭,對大衛說:“你比我公義,因為你以善待我,我卻以惡待你。你今日顯明是以善待我,因為耶和華將我交在你手里,你卻沒有殺我。人若遇見仇敵,豈肯放他平安無事地去呢?愿耶和華因你今日向我所行的,以善報你。我也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國必堅立在你手里。現在你要指著耶和華向我起誓,不剪除我的后裔,在我父家不滅沒我的名。”于是大衛向掃羅起誓,掃羅就回家去。大衛和跟隨他的人上山寨去了。
大衛聽到掃羅的死訊
掃羅死后,大衛擊殺亞瑪力人回來,在洗革拉住了兩天。第三天,有一人從掃羅的營里出來,衣服撕裂,頭蒙灰塵,到大衛面前伏地叩拜。大衛問他說:“你從哪里來?”他說:“我從以色列的營里逃來。”大衛又問他說:“事情怎樣?請你告訴我。”他回答說:“百姓從陣上逃跑,也有許多人仆倒死亡,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也死了。”大衛問報信的少年人說:“你怎么知道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死了呢?”報信的少年人說:“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見掃羅伏在自己槍上,有戰車、馬兵緊緊地追他。他回頭看見我,就呼叫我。我說:‘我在這里。’他問我說:‘你是什么人?’我說:‘我是亞瑪力人。’他說:‘請你來將我殺死,因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我準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將他殺死,把他頭上的冠冕、臂上的鐲子,拿到我主這里。”
大衛就撕裂衣服,跟隨他的人也是如此。而且悲哀、哭號、禁食到晚上,是因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并耶和華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大衛問報信的少年人說:“你是哪里的人?”他說:“我是亞瑪力客人的兒子。”大衛說:“你伸手殺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怎么不畏懼呢?”大衛叫了一個少年人來,說:“你去殺他吧!”大衛對他說:“你流人血的罪歸到自己的頭上,因為你親口作見證說:‘我殺了耶和華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殺了。
大衛和拔示巴
過了一年,到列王出戰的時候,大衛又差派約押率領臣仆和以色列眾人出戰。他們就打敗亞捫人,圍攻拉巴。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
一日,太陽平西,大衛從床上起來,在王宮的平頂上游行,看見一個婦人沐浴,容貌甚美。大衛就差人打聽那婦人是誰。有人說:“她是以連的女兒,赫人烏利亞的妻拔示巴。”大衛差人去,將婦人接來。那時她的月經才得潔凈。她來了,大衛與她同房,她就回家去了。于是她懷了孕,打發人去告訴大衛說:“我懷了孕。”
大衛差人到約押那里,說:“你打發赫人烏利亞到我這里來。”約押就打發烏利亞去見大衛。烏利亞來了,大衛問約押好,也問兵好,又問爭戰的事怎樣。大衛對烏利亞說:“你回家去,洗洗腳吧!”烏利亞出了王宮,隨后王送他一份食物。烏利亞卻和他主人的仆人一同睡在宮門外,沒有回家去。有人告訴大衛說:“烏利亞沒有回家去。”大衛就問烏利亞說:“你從遠路上來,為什么不回家去呢?”烏利亞對大衛說:“約柜和以色列與猶大兵都住在棚里,我主約押和我主(或作“王”)的仆人都在田野安營。我豈可回家吃喝,與妻子同寢呢?我敢在王面前起誓(原文作“我指著王和王的性命起誓”),我決不行這事。”大衛吩咐烏利亞說:“你今日仍住在這里,明日我打發你去。”于是烏利亞那日和次日住在耶路撒冷。大衛召了烏利亞來,叫他在自己面前吃喝,使他喝醉。到了晚上,烏利亞出去與他主的仆人一同住宿,還沒有回到家里去。
次日早晨,大衛寫信與約押,交烏利亞隨手帶去。信內寫著說:“要派烏利亞前進,到陣勢極險之處,你們便退后,使他被殺。”約押圍城的時候,知道敵人那里有勇士,便將烏利亞派在那里。城里的人出來和約押打仗。大衛的仆人中有幾個被殺的,赫人烏利亞也死了。
于是約押差人去將爭戰的一切事告訴大衛,又囑咐使者說:“你把爭戰的一切事,對王說完了,王若發怒,問你說:‘你們打仗為什么挨近城墻呢?豈不知敵人必從城上射箭嗎?從前打死耶路比設(就是“耶路巴力”。見士師記9章1節)兒子亞比米勒的是誰呢?豈不是一個婦人從城上拋下一塊上磨石來,打在他身上,他就死在提備斯嗎?你們為什么挨近城墻呢?’你就說:‘王的仆人赫人烏利亞也死了。’”
使者起身,來見大衛,照著約押所吩咐他的話奏告大衛。使者對大衛說:“敵人強過我們,出到郊野與我們打仗,我們追殺他們,直到城門口。射箭的從城上射王的仆人,射死幾個,赫人烏利亞也死了。”王向使者說:“你告訴約押說:‘不要因這事愁悶,刀劍或吞滅這人或吞滅那人,沒有一定的,你只管竭力攻城,將城傾覆。’可以用這話勉勵約押。”
烏利亞的妻聽見丈夫烏利亞死了,就為他哀哭。哀哭的日子過了,大衛差人將她接到宮里,她就作了大衛的妻,給大衛生了一個兒子。但大衛所行的這事,耶和華甚不喜悅。
大衛的兒子夭折
耶和華擊打烏利亞妻給大衛所生的孩子,使他得重病。所以大衛為這孩子懇求神,而且禁食,進入內室,終夜躺在地上。他家中的老臣來到他旁邊,要把他從地上扶起來,他卻不肯起來,也不同他們吃飯。到第七日孩子死了。大衛的臣仆不敢告訴他孩子死了。因他們說:“孩子還活著的時候,我們勸他,他尚且不肯聽我們的話,若告訴他孩子死了,豈不更加憂傷嗎?”大衛見臣仆彼此低聲說話,就知道孩子死了,問臣仆說:“孩子死了嗎?”他們說:“死了。”大衛就從地上起來,沐浴、抹膏,換了衣裳,進耶和華的殿敬拜,然后回宮,吩咐人擺飯,他便吃了。臣仆問他說:“你所行的是什么意思?孩子活著的時候,你禁食哭泣;孩子死了,你倒起來吃飯。”大衛說:“孩子還活著,我禁食哭泣,因為我想,或者耶和華憐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豈能使他返回呢?我必往他那里去,他卻不能回我這里來。”
(選自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出版發行之《圣經》)
【賞析】
《撒母耳記》(上、下),原為一卷書,后來編定舊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時,為了方便翻譯,便把書一分為二,其名稱取自《撒母耳記》(上)前幾章的主角——先知撒母耳。《撒母耳記》記錄的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在撒母耳的領導下,百姓的信仰得到復興,又開始設立君王,史稱以色列的“君王時期”。本書詳細記載撒母耳的一生,包括他的誕生、童年及擔任士師的經過。此外還記錄了掃羅和大衛的歷史,他們都是撒母耳親手膏立為王的。撒母耳在當時很受人敬重愛戴,他集士師、先知、祭司三職于一身。在以色列人的眼中,他是國家的領袖,僅次于摩西。《記》(上)記載撒母耳的出生到掃羅的死亡,《記》(下)記載大衛作王的經過與事跡。軟弱的以色列民無法抵抗強悍的非利士人,因此他們要求效法列國,立一個王來治理他們的國家。于是撒母耳為他們立了第一位國王掃羅,可是掃羅王不遵守神的命令,雖然在戰場上戰績顯赫,卻戰勝不了自己,因而被神廢棄,另立大衛為王。
神揀選年輕的大衛為掃羅王位的繼承人,由撒母耳秘密膏他為王。他先入宮為掃羅彈琴驅鬼,后又殺死強敵歌利亞,凱旋榮歸得到眾民的愛戴。大衛的興起引起了掃羅的嫉妒。面對掃羅的瘋狂追殺,大衛胸襟寬宏,以德報怨。掃羅在耶斯列平原與非利士人的大戰中兵敗,遂伏刀自殺。下編的主角是大衛,從悼念掃羅死亡,大衛在猶大登基開始,以大衛臨終前的一段日子作為結束。大衛是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長于組織,又擅軍略,在他的統治下,以色列走上強國之路。
《撒母耳記》(上、下)這兩卷書在以色列歷史上,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撒母耳記》雖然具有“歷史性”,但是這絕非作者唯一的目的。它的真正主角是上帝,即以色列人真正的君主。《撒母耳記》不單提及撒母耳的品德,掃羅的失敗和大衛的成功,更講到上帝在以色列歷史上的重要時刻所起的關鍵作用。因此,《撒母耳記》中的資料不單是民族歷史教訓,也是神學教義講章。
這段歷史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1世紀,當時威脅以色列人的主要是非利士人。在大衛打敗他們之前,《舊約》中的許多故事都以他們的存在為背景。《撒母耳記》特別講述了過渡時期的故事——以色列從士師統治過渡到君主政體。即使耶和華賜給以色列人俗世中的君王,但以色列人的命運依然倚賴他的眼目的看顧及其在以色列民中大能的作為。問題的關鍵在于地上的君王是否會對耶和華忠心,是否會反映出耶和華的意志。掃羅雖然是撒母耳膏立的君王,開始表現也很不錯,但是他性情中的很多缺點此后卻不斷暴露出來。他自視高于律法,可以不依靠神而自行治理以色列,因此耶和華最終棄絕了他。
大衛的統治也充滿著類似的矛盾。雖然大衛王是建國的明君,又是耶穌基督的先祖,在以色列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作者仍然坦率地指出他的軟弱和罪行。盡管他有很多業績,但是他后來卻犯下奸淫罪。不過大衛對耶和華的忠心是整個故事的核心,面對自己所犯的罪,他通過禱告和獻祭表示悔改。因此,神與大衛立約,他的國度將存至永遠。總之,作者試圖借歷史故事表明,人沒有足夠的能力治理國家,也沒有能力好好治理自己。唯有一位具有無限權能、智能和慈愛的君王(即上帝),才能完全治理人類,建立永遠和平的王國。神之所以允許以色列人設立王國,是因為他要使其成為神的王國的范例,好使世人可以從中學習各種教訓。
作為舊約歷史書的一部分,《撒母耳記》也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巴斯德說:“單從趣味看,《撒母耳記》確引人入勝。不但因為書中記載重要的歷史事件,而且這些歷史事件交織三位極具風采的人物的生平——撒母耳、掃羅和大衛。這卷書被他們的事跡組合起來。”的確,作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史傳文學,《撒母耳記》中各個人物的故事充滿趣味,讓人著迷。本書的體裁是故事式的歷史,作者以樸素真實的筆風記述撒母耳、掃羅、約拿單、大衛等人物,對人物的描寫真摯細膩,悲喜愛恨,極富戲劇性的變化。大衛的故事尤其膾炙人口,他具有豐富復雜的個性特征,既寬厚仁慈,又陰險狡詐,既是智勇雙全的英豪,又是荒淫無恥的昏君。總之,這是一個血肉豐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書中有很多具有深遠意義的故事,如今已是家喻戶曉的圣經典故。比如大衛打敗歌利亞的故事,早已成了歷史傳說的一部分;大衛彈琴為掃羅驅鬼,成為廣為人知的音樂治療的范例;大衛與拔示巴犯罪的故事,成了圣經中最出名的罪行之一;押沙龍叛逆的失敗,是對天下“悖逆子”的一個最佳告誡。
(倪萍)
上一篇:《撒母耳記 [古希伯來]佚名》讀后感
下一篇:《故事海之故事緣起 [印度]月天》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