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兩個侯爺(大名)相約結伴進京,途中仗勢欺人,逼迫過路人給他們作仆人,替他們拿大刀,沒想到,過路人反倒拿著大刀對著兩個侯爺,繳了他們的腰刀,讓他們就地學斗雞,脫外衣,學狗打架,哼小曲,跳不倒翁舞,兩個怕死的侯爺無可奈何,只能一一照做。過路人戲弄了兩個侯爺以后,拿著他們的刀、衣服揚長而去。
【作品選錄】
人物 主角 侯爺甲
配角 侯爺乙
配角 過路人
侯爺甲持大刀上,侯爺乙跟上。侯爺乙坐在后廊,侯爺甲在主角位做自我介紹。
侯爺甲 我是赫赫有名的人。這次有事要進京去,因為近處有個要好的朋友,讓我進京時約他同往,不免前去找他。這就慢慢地走吧。(邁步前行)他如在家自然很好,如若不在,豈不徒勞。(繞正臺一周,站在主角位)行走之間已經到了。且上前打個招呼。請問,在家嗎?
侯爺乙 (起立)哦,外面有人呼喚。叫門的是誰?是哪一位?(走向配角位)
侯爺甲 是我。
侯爺乙 哦,是你呀!何必在外呼喚,本該徑直進來。
侯爺甲 本想徑直進來,因怕有客,所以打個招呼。
侯爺乙 太客氣了。這次光臨,有何見教?
侯爺甲 這次造訪,不為別事,你曾說過,進京時約你同往,可還記得嗎?
侯爺乙 是的,確曾說過。
侯爺甲 恰巧今天有事進京,所以特來相約。
侯爺乙 啊,承你相約,這好極了。正好我也無事,就此奉陪吧。
侯爺甲 這么說,可謂志同道合嘍!
侯爺乙 的確是志同道合。
侯爺甲 那么,您先請吧。
侯爺乙 不,您先請。
侯爺甲 那么,我前面走啦。喂喂,請呀,請呀!(邁步前行)
侯爺乙 來了,來了。(跟在后面)
侯爺甲 您今日得閑,相伴同行,再愜意不過了。
侯爺乙 恰好我也得閑,奉陪同行,我也十分高興。
侯爺甲 本想帶個人來,無奈都已派出去辦事,一個人也不在,我只好自己拿著大刀。等走上進京的大道,找個合適的過路人,讓他給我拿刀,你看怎樣?
侯爺乙 那自然很好。
侯爺甲 (繞正臺一周,站在臺中央)哎,不覺之間已經走上了進京的大道,且在這里休息一下吧。
侯爺乙 (在主角位)好吧。
侯爺甲 過這邊來。
侯爺乙 好的。(走到配角位)
二人一前一后朝前坐下。
過路人上,站在主角位。
過路人 我是住在附近的人氏。今天有事要進京去,這就慢慢走吧。(起步)今天本想約誰同去,因為事急只好我一個人上路。唉,連個伴兒也沒有,若有個合適的伴兒邊走邊談豈不很好。(繞正臺一周)
侯爺甲 (看到過路人)喂,那邊有個非常合適的人,跟他搭個話兒吧!
侯爺乙 那好吧。
二人站起來。
侯爺甲 (在配角位)喂,喂,請問。
過路人 (在主角位)唉,唉。是喊我嗎?什么事?
侯爺甲 正是喊你,很冒昧,請問你是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過路人 我因有事要進京去,你有什么事嗎?
侯爺甲 啊,是進京的嗎?
過路人 是的。
侯爺甲 真湊巧,我們也是進京的,想搭個伴兒,正在這里等候,若不嫌棄,咱們一路同行吧。
過路人 看樣子您是很有身份的人,和你們搭伴不相稱吧,先走啦。(欲走)
侯爺甲 喂,喂,且慢且慢。搭個伴兒,相稱也可,不相稱也可,反正咱們一道走吧。
過路人 既然如此,那就任憑尊便吧。
侯爺甲 那么,我們就不客氣前面走啦。
過路人 好吧。
侯爺甲 喂,喂,請吧,請吧。(邁步前行)
侯爺乙 (跟在后面)來啦。走吧,走吧。
過路人 來啦,來啦。(跟在后面)
侯爺甲 喂,咱們偶然搭個話就一起趕路,也是前生的緣分呀!
過路人 您說得對,這是前生的緣分。
侯爺甲 從現在起直到京城,咱們可要真心實意一路同行了。
過路人 當然是誠心奉陪嘍。
侯爺甲 (繞正臺一周,來到配角位)請稍候一下。
過路人 (在主角位)好的。
侯爺甲 喂,和你初次見面,未便過分相求,我有件事,不知可說得嗎?
過路人 我這樣的人能給您做什么,如有恰當的事不妨吩咐。
侯爺甲 那么,答應了,是嗎?
過路人 是的。
侯爺甲 那么先道謝了。
過路人 不必客氣。
侯爺甲 相求不為別事,我有很多用人,今天都分派出去,一個也不在身邊,你看這大刀還得我親自拿著,在進京的路上,你能幫我拿這把大刀嗎?
過路人 您要我做的就是這件事嗎?
侯爺甲 就是,就是。
過路人 看來這是把很好的刀,可是,我從來沒拿過刀,請免了吧。
侯爺甲 你這人,怎能說沒拿過刀就不能拿呢,一定要給我拿著。
過路人 這件事,請免了吧。
侯爺甲 嗯,這么說,你橫豎是不給拿嘍!
過路人 我沒拿過,請免了吧!
侯爺甲 那就算了吧。
過路人 嗯。
侯爺乙 (向過路人)嘿,嘿,你不拿可不要后悔!
過路人 請免了吧。
侯爺甲 我是這一帶有頭有臉的人,在進京的大路上求人做事遭到拒絕,日后豈不受人恥笑。這大刀,你拿過要拿,沒拿過也要拿。你說,當真不拿么!(手握刀把)
過路人 (單膝跪下,伸出左手)且慢且慢。
侯爺甲 且慢什么?
過路人 容我說句話。
侯爺甲 什么話?
過路人 我給您拿刀吧。
侯爺甲 你不是不拿嗎!
過路人 不,我拿。
侯爺甲 這話當真?
過路人 當真。
侯爺甲 確實?
過路人 確實。
侯爺甲 (放開刀把)我是開開玩笑,不過是要你替我拿刀。
過路人 這個玩笑真可怕呀!
侯爺甲 來,來,拿著吧。
過路人 遵命,給我吧。
侯爺甲 好的。(遞過刀去)你怎么拿?
過路人 這樣好嗎?你看。(右手拿刀)
侯爺甲 好呀,好呀。你說沒拿過,這架勢不是很好嗎!
過路人 假如您在路上遇見熟人,就說:“喂喂,管家在嗎?”我就回答:“是,在這里。”
侯爺甲 對,那就更像回事了。
侯爺甲 喂,喂,請吧,請吧。(邁步前行)
侯爺乙 (跟在后面)來了,走吧,走吧。
過路人 走吧,走吧。
侯爺甲 今天遇到了合適的人,給我拿著大刀,真叫人高興。
侯爺乙 您說得對,遇到個非常合適的人。
過路人 (在主角位獨白)哎,哎,真可惡!怎辦呢?啊,想出辦法來了。
過路人 (從二人背后猛喝一聲)你們這兩個壞蛋,可不能讓你們跑了。(拔出大刀揮舞)
侯爺甲 (在配角位)干什么?這是兵器,給我。
過路人 兵器怎的,把你們倆攔腰砍斷!
兩個侯爺 啊呀,危險,危險!饒命呀,饒命!(二人坐下)
過路人 你們這兩個家伙,我拿不慣的大刀,剛才你們硬叫我拿。這可好啦,把你們頭殼砍掉吧!
兩個侯爺 請饒命吧,請饒命吧。
過路人 怎么,想要饒命嗎!
兩個侯爺 是的,是的。
過路人 看來,你腰上的佩刀也不錯,拿過來!
侯爺甲 怎么,要我的佩刀?
過路人 對,對。
侯爺甲 你好大膽!武士怎能離開佩刀,不能給,不能給!
過路人 別說廢話,把你們像劈竹子一樣一劈兩半!(揮舞大刀)
侯爺甲 唉,給你,給你。
過路人 快拿過來!
侯爺甲 你退遠一點。
過路人 可以。
侯爺甲 唉,真糟糕!無可奈何,不給是不行的嘍。
侯爺乙 喂,性命要緊,快給他吧。
侯爺甲 只好如此了。(解下佩刀)來,拿去吧。(刀鞘朝前遞過去)
過路人 嘿,有這樣遞刀的嗎?倒過來!
侯爺甲 怎么,倒過來?
過路人 就是。
侯爺甲 你那么不放心,就不用要啦。(把刀收回)
過路人 說什么“不用要啦”,不倒過來遞,就像切梨一樣把你一刀兩半。(揮舞大刀)
侯爺甲 那么,倒過來吧,倒過來吧。
過路人 快倒過來!
侯爺甲 唉,唉。真糟糕!
侯爺乙 喂,喂,快倒過來吧。
侯爺甲 無可奈何。不倒過來是不行的了。來,拿去吧。(刀把朝前遞過去)
過路人 遞過來!(接過佩刀的同時,把大刀在對方面前揮舞)
侯爺甲 (向后躲)真險呀!
過路人 這就算是我的了,只要把這家伙拿過來就好辦了。(把刀放在主角位,再轉身回來)喂,喂,你的也拿過來。
侯爺乙 我沒叫你拿大刀,我不給,我不給。
過路人 你這么說是不想給嗎?那就把你開了膛!(揮舞大刀)
侯爺乙 唉呀,我給,我給。
過路人 快拿來。
侯爺乙 你退遠一些。
過路人 可以。
侯爺甲 喂,喂,跟我一樣,你也快給他吧。
侯爺乙 唉,唉,真是糟糕!(解下腰刀)喂,我爽爽快快倒過來遞給你吧。(遞過去)
過路人 嗯,你倒乖覺!遞過來!(和剛才一樣,一邊取一邊揮舞大刀)
侯爺乙 (向后躲)好險呀!
過路人 這也算是我的了,只要把這家伙拿過來就好辦了。(照樣放在主角位)
過路人 (面向二人)喂,喂。
兩個侯爺 什么事?
過路人 說來唯恐見笑。我有生以來還沒殺過生哩!
兩個侯爺 是嗎?
過路人 想拿你們練習練習,先殺哪一個?(揮舞大刀)
兩個侯爺 饒命吧!
過路人 先砍頭吧!
兩個侯爺 請饒命吧!
過路人 喂,干嗎把手伸出來!
兩個侯爺 (縮回手)不伸了。
過路人 干嗎把腳伸出來!
兩個侯爺 (縮回腳)不伸了。
這樣反復了幾次。
過路人 “不伸了,不伸了。”(笑)哎哎,真有趣,都是膽小鬼。喂,你們真想活命嗎?
兩個侯爺 是的,請饒命。
過路人 看來你們的烏紗帽很像雞冠子,想活命,就到這邊來,學斗雞吧!
侯爺甲 怎么,讓學斗雞?
過路人 就是。
侯爺甲 怎能叫武士學這個,這可……
兩個侯爺 這可不行。
過路人 還耍什么武士派頭,不學斗雞,就像切瓜一樣把你們宰了。(揮舞大刀)
侯爺甲 若是這樣……
兩個侯爺 就學斗雞,就學斗雞。
過路人 快學。
侯爺甲 學了斗雞,大刀和佩刀還我們嗎?
過路人 當然要還,當然要還。
侯爺甲 (向侯爺乙)過來吧。
侯爺乙 好的。
二人來到正臺前方,面對面地“咯咯嗒,咯咯嗒”,叫個不停;一面張開雙袖,上下抖動,兩腳對踢。
兩個侯爺 還像嗎?
過路人 很好。
侯爺甲 喂,喂。
兩個侯爺 還刀吧,還刀吧!(逼近過路人)
過路人 且慢,且慢。(用大刀趕他們)
兩個侯爺 好險!(逃向配角位)
過路人 你們穿的衣服拖拖拉拉多不方便,給我脫下來。
侯爺甲 怎么,小褂、上衣和褲子都脫掉嗎?
過路人 都脫掉!
侯爺甲 你不要信口胡說。武士怎能赤身裸體呢?斷斷……
兩個侯爺 斷斷不能給你。
過路人 說這些廢話是不想給嗎,那就一刀殺死吧。(揮舞大刀)
兩個侯爺 哎呀,給你,給你。
過路人 快給!
侯爺甲 你再后退幾步。
過路人 可以。
二人脫掉武士的褲褂等衣著。以下是一邊脫衣服,一邊對話。
侯爺甲 唉,唉,實在糟糕。
侯爺乙 皆因你讓這壞家伙拿刀,連我也跟著倒霉。
侯爺甲 實在難為情,性命要緊,給他吧!
侯爺乙 只好如此了。
二人脫完,只剩下素白的襯衣、內褲,雙手捧著衣服。
侯爺甲 喂,來拿吧!
侯爺乙 喂,來拿吧!
過路人 送過來!(拿了二人的衣服,放在主角位)這也是我的了。
過路人 (轉向二人)你們聽著!
兩個侯爺 什么事?
過路人 真想活命嗎?
兩個侯爺 是的,想活命。
過路人 細看你們這副架勢,活像兩只蹲著的白狗。你們若想活命,就過來學個狗打架。
侯爺甲 什么!學狗打架?
過路人 就是,就是。
侯爺甲 你這惡棍,武士是學狗打架的嗎!這件事……
兩個侯爺 決不答應!
過路人 還吹你武士的派頭嗎?不學狗打架,就攔腰砍成兩截。(揮舞大刀)
兩個侯爺 哎呀,學狗打架,我們學,我們學。
過路人 快學。
侯爺甲 那么,學了狗打架,大刀、佩刀、衣服,統統還給我們嗎?
過路人 當然要還。
侯爺甲 那就學起來吧!
侯爺乙 好吧!
二人來到正臺前方,面對面坐下,學狗叫:“汪汪汪,汪汪汪。”
兩個侯爺 學得像嗎?
過路人 很像。很像。
侯爺甲 喂,喂。
兩個侯爺 還我們,還我們。(逼近過路人)
過路人 且慢,且慢!(用大刀趕走他們)
兩個侯爺 (逃去)啊,真險!
過路人 仔細一看你們這副架勢,活像最近京城里流行的不倒翁。你們過來學個不倒翁吧!
侯爺甲 (向侯爺乙)喂,過那邊去吧!
侯爺乙 好的。
二人在正臺前方坐下。
侯爺甲 不倒翁這玩藝兒,擺在這里紋絲不動就行了。
侯爺乙 就是這樣。
過路人 不,不是這樣。要像近來京城流行的那樣,一邊唱著小曲,一邊左歪右倒。
侯爺甲 這可不知道。
兩個侯爺 你教我們吧。
過路人 我教你們,好生聽著!
兩個侯爺 是的。
過路人 不倒翁,不倒翁,
京城里面正流行。
啊喲喲,
見了老爺滴溜溜轉,
彎腰疊背又搭躬。
應承嗎?應承嗎?
應承,應承,應承。
過路人 你們就這樣,一邊說著一邊打滾。
侯爺甲 這倒有趣;這樣做了……
兩個侯爺 一定要還我們東西吧!
過路人 當然要還,當然要還。
侯爺甲 那么就學起來吧。
侯爺乙 這就學吧。
兩個侯爺 不倒翁,不倒翁,
京城里面正流行。
啊喲喲,
見了老爺滴溜溜轉,
彎腰疊背又搭躬。
二人反復滾倒之后起來。
應承嗎?應承嗎?
應承,應承,應承。
二人互相點頭。
過路人 好呀,好呀,再做下去,再做下去!
二人反復學不倒翁翻滾。過路人和著他們的節拍,在舞臺上繞行,過了一會兒,兩手捧出大刀、佩刀、襯衣、上衣、褲子等等,站在臺中央。
過路人 喂,你們聽著!
兩個侯爺 什么事?
過路人 本想把這些東西還給你們,可是你們拿了這些東西,還會對過往行人作惡,我干脆拿走吧!(退場)
兩個侯爺 (拍手)哎呀,糟糕,我們上當了。
侯爺甲 這個混帳東西,捉住他!
侯爺乙 別讓他跑了,別讓他跑了!
侯爺甲 別讓他跑了,別讓他跑了,別讓他跑了!(二人相繼退場)
(申非譯)
【賞析】
本劇屬日本狂言。狂言屬于科白劇,是日本早期猿樂走向民間的產物,盛行于15世紀中葉,即室町幕府中期。與以音樂性和歌舞性為主要特征的能樂不同,狂言屬于滑稽短劇,這種戲劇的內容、風格,以及與能劇交互表演的形式,與中國的某些地區的儺戲十分相似。狂言作為在“能”的演出中加演的小節目,顯示了自身的存在價值。“狂言與能樂比較,確有很多特點。能以演唱為主,文辭典雅華麗,狂言全是通俗白話。能多寫悲劇性的故事,狂言只是表現喜劇性的生活片段。能多描寫過去的事,狂言則是反映現實生活。能主要是歌頌貴族英雄勇將,狂言專門嘲笑大名和僧侶。能受到武士貴族階層的支持,進入了貴族的官邸,成為貴族階級的專有物,而狂言還在廣大的人民中間流傳。”(王愛民、崔亞南編著,《日本戲劇概要》)可以說,狂言的特點是日常的和即興的,它以日常生活為題材,通過通俗的對話和夸張的動作表演,詼諧地諷刺了社會中的丑惡嘴臉,反映出時代精神和中下層人民的愿望。
在現存的三百余出狂言中,《兩位侯爺》是備受歡迎的劇目之一,它展現的是地主兼武士階層受捉弄的情節。兩個侯爺相約進京,由于沒有帶仆人出門,為了不失身份,就拿起大刀,頤指氣使地命令一個過路人當他們的仆人。結果過路人機智地搶過這把大刀并利用它捉弄侯爺,一會兒逼他們學斗雞,一會兒逼他們學狗叫,一會兒逼他們脫去外衣,一會兒逼他們一邊哼小曲一邊跳不倒翁舞,兩個侯爺手無寸鐵,不得不一一照做,受盡嘲笑。
《兩個侯爺》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當時色厲內荏的貴族武士形象。與迎合貴族武士審美趣味的能樂不同,狂言大多表現的是中下層人民的情感,《兩個侯爺》通過過路人機智的行為和武士受騙后滑稽的動作表演,尖銳地嘲諷了貴族武士貪生怕死和軟弱無能。例如,當過路人要他們學斗雞時,兩個侯爺開始口氣還很強硬:“怎能叫武士學這個,這可不行。”可是,過路人揮舞大刀嚇唬他們說“不學斗雞,就像切瓜一樣把你們宰了”的時候,兩個侯爺都膽怯地異口同聲說:“就學斗雞,就學斗雞。”接著就張開雙袖,上下抖動,兩腳對踢,面對面地“咯咯嗒,咯咯嗒”叫個不停。從橫行霸道到膽小如鼠,兩個侯爺前后行為的對比,揭露了不可一世的權貴們色厲內荏的丑惡本質,同時又顯示了下層民眾的睿智和蔑視上層統治階級的心態。
值得提一提的是《兩個侯爺》處理矛盾沖突的方式。“能”沒有尖銳的矛盾沖突,狂言卻剛好相反。《兩個侯爺》把狂言尖銳的、明確的矛盾沖突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首先,狂言的主角和配角是兩個對立的階級,代表著矛盾沖突的兩方。我們都知道能樂基本上都是歌頌貴族和僧侶,發展到狂言時,貴族卻成了譏諷的對象,這種專門把貴族作為諷刺對象的戲種稱為“大名狂言”,是狂言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在《兩個侯爺》中,過路人和兩個侯爺就是處于明顯的對立關系之中。其次,狂言具有鮮明的平民意識,它的戲劇沖突表現了與西方戲劇完全不同的東方精神。當過路人拿到大刀的時候,整個戲劇沖突的形勢就發生了變化。侯爺們的囂張氣勢立即不復存在,為了活命完全受過路人擺布。這不僅表現了過路人的機智,還揭示了如上面所分析的侯爺的丑惡嘴臉。劇中的矛盾沖突在詼諧和耍鬧中,展現了生動、活潑的喜劇特性。
《兩個侯爺》藝術上的成就,在狂言劇目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在結構上,《兩個侯爺》是獨幕劇,它的戲劇結構與“能”一樣嚴謹,包括序、破、急三段,主角稱為“仕手”,配角稱為“挨答”。本劇的序段較長,破段較短,收場快,相對于能樂來說,狂言的結構比較簡單。劇中一般沒有具體的名字,就像這出狂言那樣,用“侯爺”來代替角色的身份。主角(侯爺甲)一上場就用簡潔的語詞自報家門,向觀眾介紹自己的身份:“我是赫赫有名的人。”這種開門見山的方式,給觀眾明晰和簡潔的感覺。“報家門”之后,就是一段“道行”。“道行”是演員向觀眾介紹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故事的來由的一段戲。本劇開頭侯爺甲說:“這次有事要進京去,因為近處有個要好的朋友,讓我進京時約他同往,不免前去找他。那就慢慢地走吧。他如在家自然很好,如若不在,豈不徒勞。行走之間已經到了。且上前打個招呼。請問,在家嗎?”這就是“道行”。侯爺在舞臺上繞了一周,說明他正在途中。狂言的高潮和結尾一般來得比較急促,通常有兩種結局,一是和解結尾,一是破綻結尾。《兩個侯爺》屬于破綻結尾,過路人不僅沒有把大刀還給兩個侯爺,還跑了。不和好的理由是戲中過路人的一句話:“本想把這些東西還給你們,可是你們拿了這些東西,還會對過往行人作惡,我干脆拿走吧。”
《兩個侯爺》語言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諷刺性。我們從過路人嬉笑怒罵中就可以看出這出狂言體現的幽默詼諧之趣。比如過路人諷刺侯爺說:“細看你們這副架勢,活像兩只蹲著的白狗。你們若想活命,就過來學個狗打架。”《兩個侯爺》通過對話來展現其語言的諷刺韻味和思想內容,還插入了“狂言小曲”,過路人命令兩位侯爺一邊跳不倒翁舞,一邊唱著小曲:“不倒翁,不倒翁,京城里面正流行。啊喲喲,見了老爺滴溜溜轉,彎腰疊背又搭躬。應承嗎?應承嗎?應承,應承,應承。”這首小曲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節奏上,都充滿了極大的嘲諷意味,試想,平日高高在上的貴族,迫于無奈,在下層民眾的威脅下哼著民間小調,跳著東倒西歪的滑稽舞蹈,怎能不讓人捧腹大笑!《兩個侯爺》的諷刺語言、沒有嚴格格律限制的小調和接近真實生活的滑稽的舞臺動作,讓觀眾倍覺親切和大快人心。
總的來說,現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是《兩個侯爺》的最大特點。狂言在當時只是插科打諢的劇種,沒有固定的作者,也沒有固定的臺詞,大都是狂言演員自編自演,并經過許多演員不斷增刪修改而逐漸形成的。狂言演員的服裝、舞臺動作也十分接近生活。這個劇種因此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現實意義。
(黃蓉)
上一篇:《世界的起源和眾神的誕生 [古希臘]佚名》讀后感
下一篇:《兩兄弟 [古羅馬]泰倫提烏斯》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