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歐文(Robert Owen,1771—1858),世界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之一,著名的社會改革家和杰出的思想家。
歐文出身于北威爾士一個小手工業者家庭。他4歲進一個鄉村小學讀書, 7歲就被迫停學。學校老師把他留下當了兩年小助手。此后,歐文刻苦自學,終于成了一個很有學識的人。
10歲時,歐文離開父母到倫敦,開始自謀生路。不久,他到斯坦福德一個大商人那里當學徒。學徒期滿后回到倫敦,到一家服飾商店當店員。這里工作十分繁重,每天只能睡五小時。他在回顧這段時間的生活時說:“站了一整天之后,即使是在欄桿的幫助下,我也簡直不能走上樓去睡覺。”貧寒的出身和飽經風霜的青少年生活,使歐文對受壓迫和剝削的勞苦大眾充滿了深切的同情。
1787年,歐文離開倫敦到了棉紡織工業中心曼徹斯特,最初在一家商號當店員。次年,他同別人合伙開設了一家生產紡紗機的小廠。過了幾個月,因與合伙人的關系破裂,便獨自辦了一家小工廠,雇傭了五名工人,因經營有方,獲利頗多。
1791年,歐文20歲時,就被曼徹斯特一家紡紗廠請去當經理。他管理這個紗廠所取得的成功,提高了他在紡織業界的聲譽。
1793年,歐文參加了曼徹斯特的“文學哲學協會”,結識了學術界的許多知名人物。這對他世界觀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799年,歐文同別人合伙買下了蘇格蘭新拉納克的一家紗廠。第二年,他擔任了這個擁有兩千名工人的紡紗廠的經理。
歐文成長和活動在英國工業革命的年月。工業革命使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它加深了生產的社會化和產品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使工人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加劇。歐文看到,隨著機器的發明和采用,生產力成倍地增加,資本家的財富也急劇膨脹,但卻降低了體力勞動的價值,因而加深了勞動人民的貧困和苦難。他認識到,只有改革社會的不合理狀態,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才能造福于整個社會。
歐文最初的改革試驗是在他管理的新拉納克紡紗廠進行的。他把工人的勞動時間從每天十三、四小時縮短到十小時半,并提高了工資,改善了工廠的勞動和居住條件。他還為工人的孩子創辦了模范小學、幼兒園和托兒所,建立了社會保險性質的傷病儲金會。工廠為工人開設了專門商店,廉價供應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1806年,工廠因遇到經濟危機被迫停產四個月,他照樣支付工資。他放棄對有過失工人的懲罰,而代之以說服教育。在進行了這些有利于工人的改革以后,企業的利潤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經過歐文的努力,居民成分復雜、墮落分子麇集的新拉納克被改造成了模范的移民區。新拉納克試驗的成功,使歐文決定擴大試驗的范圍,并逐漸認識到用新社會制度代替現行社會制度的必要性。
1817年,歐文參加關于失業問題的討論,提出了與失業作斗爭和改善勞動階級生活條件的廣泛計劃。他企圖在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基礎的情況下,通過組織勞動公社(或稱協作社)來根除失業現象。后來,歐文把勞動公社發展成一種“新社會體系”。他在《致拉納克郡報告》(1820年)中,系統地論述了他的改造社會的計劃。到這時,歐文空想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已基本形成。從局部的改革到空想共產主義的轉變,是歐文一生的轉折點。
歐文想以典型示范來證明自己的計劃是切實可行的,便決定建立示范性公社。1824年,歐文到美國創辦共產主義移民區——“新和諧村”。到1825年5月以前,參加“新和諧村”的大約有800人。公社實行財產、生產工具公有,按勞動分配產品,共同參加勞動,人人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則。他計劃經過兩年至兩年半時間轉入完全的共產主義。但是,要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條件下建設共產主義新村,純屬幻想,當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這次試驗的失敗,使歐文幾乎損失了他的全部家產。
歐文于1829年從美國回到英國。這時,英國工人階級的政治熱情正不斷高漲。他開始在工人群眾中間宣傳建立合作社和勞動交易市場的主張。1832年,他出版《危機》雜志,進行這方面的宣傳。1832—1833年,歐文在倫敦創立“全國勞動產品公平交換市場”,以勞動小時作為價值尺度,實現產品交換,但不久即告失敗。歐文還是合作社運動的倡導者,被人稱為“合作社之父”,“公平勞動交換市場的奠基人”。他企圖通過建立勞動交換市場、消費合作社和生產合作社來使工人免除資本家的剝削。
歐文在推動工會運動發展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1833年10月,歐文主持了英國第一次工會代表大會,成立了英國第一個總工會——“全國生產部門大聯盟”,他擔任了聯盟的主席。聯盟的目的是企圖借助改革、宣傳和其他手段實現對工業的監督,建立新的社會制度。
1844—1847年間,歐文大部分時間居住在美國。1848年法國革命時期,他在巴黎。他熱情地發表小冊子和傳單,宣傳自己的思想,并勸說路易·勃朗等人采納他的計劃,在法國建立新制度。為了全人類的幸福,歐文一生奮斗,堅持不懈地宣傳和實踐他的改造社會的計劃和主張。
歐文的代表作有: 《新社會觀》(1813—1814)、《論工業制度的影響》(1815)、《致工業和勞動貧民救濟協會委員會報告書》(1817)、《致拉納克郡報告》(1820)和《新道德世界書》(1842—1844)等。歐文在這些著作中,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社會思想體系和改造社會的詳細計劃,并對資本主義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
歐文的哲學觀點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但他不能用唯物主義來解釋社會現象。他是一個唯理論者,認為社會生活的進程是由“人類本性”和“理性”決定的。他認定社會所遭受的苦難是“祖先的謬誤”以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無知造成的。他相信,當人類理性認識到現存社會制度的不智和不義以后,就可以改變現存社會制度,借助無所不能的理性,就可以消除社會的弊病。可見,歐文不知道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不知道一定的社會形態是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社會制度既不可以隨意創造,也不可以隨意消滅。
歐文認為,人的性格是環境的產物,人的劣行是社會條件決定的,只要改變社會環境,就可以消除人的不良品質。這是一種機械唯物主義的觀點。從存在決定意識這一點來說,它有合理的一面。但歐文不理解,環境也要人去改變,從而忽視了人的能動作用。
從上述觀點出發,歐文把社會的一切弊病都歸之于資本主義制度。他認為,資本主義的現實條件使人愚昧,造成懶惰、惡意、犯罪和其他壞的欲念。資本主義制度是“充滿謬見、不良行政管理、缺乏理智和正義的社會制度”,因而是“不合理性的”、“完全不適用的制度”,應該加以消除。
歐文進一步認為,資本主義的許多弊病都來源于私有制。“私有財產是貧困以及由此而在全世界造成的無數罪行和災難的唯一原因”。私有財產的持有人變成了無知的利己主義者,他們為了個人發財致富而進行瘋狂的競爭,給勞動人民造成了無法忍受的痛苦。私有者是利欲熏心的“衣冠禽獸”。他還說:私有財產“是社會經常產生仇視的原因,是人們中間不斷發生欺騙和敲詐的根源”,也是“人類整個歷史中發生戰爭的原因”。
歐文對資本主義的道德、婚姻、家庭關系和宗教等都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在他看來,私有制、宗教和現在的婚姻形式是阻礙社會改造的三大障礙。他主張以“知、慈、善、愛”作為新的道德標準,提倡男女平等和信仰自由,反對宗教迷信。
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同時,歐文提出了改造社會的一整套計劃。他從人的性格是環境的產物這種觀點出發,反復強調改變社會環境的必要性。他主張用“理性的社會制度”,即共產主義制度來代替資本主義制度。在這種制度下,財產公有,共同幸福,人人都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都有言論和行動自由。這種社會的基本細胞是共產主義公社,每個公社應由500至3,000人組成。公社的全體社員是一個大家庭。公社的領導由社員全體大會選舉產生并向大會報告工作。未來社會就是由許多這種公社組成的聯盟,這種聯盟將普及到全歐洲,最后把全世界聯合成為一個被共同的利益聯系起來的偉大共和國。
歐文反對倒退到小生產方式去的主張,堅持以使用機器的工廠制度為起點。他非常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因為它們是消除人們“不健康和不愉快工作”的手段。
像以前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一樣,歐文主張把工業勞動與農業勞動結合起來,消滅工農業勞動的對立和城鄉對立。
歐文說,“一切財富都來自勞動和知識”,勞動是人民福利的源泉。他預見到,到共產主義社會,由于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勞動將變得輕松愉快,它將不單純是謀生的手段,它還會給人們帶來歡樂,培養好的品質。他主張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歐文極其重視教育的作用,主張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與體育和美育相結合。
如何實現對社會的改革呢?他認為,只要用教育、示范的方法改變人們愚昧無知的狀態,使人們正確認識人性,認識改造社會的好處和必要性,就能醫治資本主義的弊病,建立起理想的社會制度,由此便形成了歐文和平改造資本主義的計劃。他相信,用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對窮人和富人都是有利的,因此,“這種改革可以得到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完全贊同”。歐文反對革命和階級斗爭,他說:“只有用和平的方法,并依靠英明的遠見,才能完成這一過渡。試圖利用暴力來改革政府或社會的性質,都是不能容許的。”對社會的改革應該是緩漸的,“這種變革應當緩漸得幾乎沒有人能夠覺察得到,然而又始終朝著人所想望的改良方面穩步前進。”
歐文為了改革,向整個社會發出呼吁,但主要是向統治階級呼吁。他把和平改造社會的希望寄托于當時的國王、大臣和政府。他不斷給英國和其他國家的政府和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寫信,陳述他的主張,企圖說服他們接受自己的計劃。但是,一切努力都失敗了。這使歐文逐漸認識到,在勞動和資本之間存在對立。1833年10月6日, 他在一次演說中說: “我們不能再期待政府的支持了,我們要依靠自己。”實現變革只能指望工人階級自身,“因為只有他們在受苦,而且也只有他們能夠實現改造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工人階級應當聯合起來,“單則易折,眾則難摧”,當所有部門的工會都聯合起來的時候,“地球上就不會有能夠戰勝它們的力量”。把活動的重點轉向工人階級,這是歐文的一大進步。
但是,轉向工人階級并不意味著他放棄和平改造的計劃。他要作的是啟發工人群眾的良知,爭取他們贊同自己的計劃。他在工人群眾中間具體做的事是組織合作社,創辦勞動交換市場,組織工會等工作。他以為通過這些途徑就能控制生產和交易,就可以使工人階級免受壓迫。從1836年至1848年,英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憲章運動,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可是,歐文及其信徒卻對憲章運動持反對態度,他們死抱著和平改造資本主義的幻想不放,頑固地反對工人階級的政治斗爭。這說明,歐文主義已逐漸走向自己的反面,變成了工人運動的絆腳石。以后,歐文主義者接受了資產階級的影響,脫離了工人運動,墮落成了一個反對無產階級革命的反動宗派,最后被工人階級所拋棄。
歐文的空想共產主義產生于資本主義的上升階段。這時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還不很發展,無產階級的革命力量和歷史主動性表現得還不夠充分。因此,他只把無產階級看成一個受苦受難的階級,不懂得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沒有認識到階級斗爭、工人階級通過革命奪取政權的必要性。由于歐文看不到實現自己理想的社會力量,便求助于理性,對統治階級抱不切實際的幻想。恩格斯指出,清除社會弊病的手段“不應當從頭腦中發明出來,而應當通過頭腦從生產的現存物質事實中發現出來”。①可是,歐文改造社會的計劃卻正是他“從頭腦中發明出來”的,因此,它愈是制定得詳盡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純粹的幻想。
但是,歐文空想共產主義的歷史意義是不能低估的。他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罪惡的無情揭露和批判,他勾畫的共產主義的美好藍圖,提供了啟發工人覺悟的極為寶貴的材料。他在爭取有利于工人的勞工立法、發展合作社運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提出對未來社會的許多合理設想和積極主張,被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加以吸收,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源泉。恩格斯說,雖然三位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學說含有十分虛幻和空想的性質,“但他們終究是屬于一切時代最偉大的智士之列的,他們天才地預示了我們現在已經科學地證明了其正確性的無數真理”。①
上一篇:梯也爾
下一篇:湯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