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805
威廉·華茲華斯《露茜》組詩中的一首抒情短詩,采用民謠體寫成,讀來淳樸自然。詩中描寫了一位蘇格蘭少女獨自在鄉間勞作,邊割麥子邊唱歌的場景。詩歌以一個敘述者的口吻,帶領讀者置身于鄉村阡陌,他提醒大家看那在田間勞作的少女,請求我們小心,不要打斷姑娘的歌唱。然而,這歌聲卻隱藏著少女孤獨的心緒。作者在詩歌開頭就用祈使句“看她”來吸引讀者的注意,采用現在時態凸顯了詩歌場面的現時性、直觀性和生動感。作者在第一節里用了四個詞語(single,solitary,by herself,alone)來渲染割麥少女歌聲的孤獨憂傷。在第二節里,作者展開了豐富的聯想,他從少女動聽的歌聲想到遙遠的阿拉伯沙漠的夜鶯,想到了杜鵑的鳴叫和赫布里底群島的海浪聲。“阿拉伯沙漠”和“赫布里底群島”這兩個遙遠而寂寥的地方與割麥姑娘的孤寂遙相呼應,仿佛給她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使她的歌聲更加空靈,悠遠。第三節里,作者對歌唱的內容進行了猜測和揣摩。他認為究竟姑娘唱了什么并不重要,也許是戰爭,也許是久遠的一段傷心事,也許是塵世間的俗事。作者通過猜測和想象,很自然地將割麥女個體的行為上升到了整個人類永恒的歌詠主題:生死離別,戰爭紛亂,情感胸懷等等。第四節里,作者用“as if her song could have no ending”(仿佛她的歌聲永遠回蕩)進一步深化人類生命篇章的永恒主題,雖然敘述者爬上了山岡,早已聽不見姑娘的歌聲,但這歌聲余音繚繞,將長久地回響在他的記憶里,伴隨他走過一生。這首詩成功地運用了“夜鶯”和“杜鵑”的意象將現實世界自然過渡到抽象的人生,變平凡為不凡,擴展了詩歌的藝術魅力。本詩沒有華麗的辭藻和絢麗的畫面,語言古樸、清新、自然,運用恰當的想象,讀來猶如傾聽一首輕快優美的歌曲,令人久久回味。
上一篇:英國《《威弗利》》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學術的進展》》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