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辟蹊徑,不跟隨大多數人的腳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fā)財之路,一味遵循他人的思想,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這樣的人生多是一種悲哀的結局。
俄國作家契訶夫曾說:“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當叫,就讓它們各自用自己的聲音叫好了。”在白手起家的路上,這句話同樣能給我們新的啟示。
在19世紀中期,淘金熱席卷美國。在加州地區(qū)發(fā)現大量金礦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美國都轟動了。很多人日夜兼程紛紛奔赴加州,誰也不想錯過這發(fā)財機會。18歲的窮孩子亞默爾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
一時間加州到處是淘金者,金子自然也就越來越難淘。不但金子難淘,生活也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燥熱,到處是荒山野谷,糧食和生活日用品都需要從很遠的地方運過來。最主要的是缺水,許多淘金者因為不適應這里的氣候條件,帶著遺憾長眠于地下。小亞默爾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挖到金子,還被饑渴折磨得渾身無力。
這天,小亞默爾因為不舒服,沒有和同鄉(xiāng)去挖金子。他躺在用木板搭起的床上,望著棚頂出神,“怎么辦?身上的錢都快花光了,可連一粒金子也沒有挖到。又得時常忍受沒有水喝的痛苦。”想到水,小亞默爾望了望已經空空的水袋,一個念頭在他腦中一閃而過:“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這樣下去,不僅什么都不會得到,而且身體還會垮掉。跟著別人走發(fā)財的老路,贏取勝利的機會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對!賣水!一定能行!”小亞默爾興奮起來,忘記了身體的不適,從床上下來,把挖金礦的工具收拾到一起,然后走出帳篷。此時,小亞默爾心里升起了一個希望,這個希望讓他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他開始打聽這空地方離哪處水源最近,挖水渠需要哪些工具。一周以后,小亞默爾正式開始了自己新的事業(yè)。
聽說小亞默爾要放棄挖金礦而改行賣水,很多人嘲笑他胸無大志,千辛萬苦地趕到加州,不挖金子發(fā)大財,卻干起這種蠅頭小利的小買賣,可小亞默爾毫不在意。他開始挖水渠,打算從百里之外將河水引入水池。沒有人幫他,他就一個人沒白天沒黑夜地忙碌,雙手都磨出了血泡,餓了啃口黑面包,困了躺在石頭旁睡一會兒。附近的農夫看了不忍心,紛紛過來幫他。很快,水被引進了水池里。小亞默爾用細沙將水過濾,使之變成清涼可口的飲用水,然后將水裝進桶里,挑到山谷一壺一壺地賣給找金礦的人。一時間,排隊買水喝的人擠破了頭,喝夠了還要買回一些儲存起來。水總是供不應求,小亞默爾常常要忙到深夜。后來,小亞默爾又雇了幾個人來幫忙,可依舊是一天24小時地忙,沒有一刻空閑。
有了充足的水,人們不再為沒水而發(fā)愁了,夢想發(fā)財的人們又開始全力以赴地挖掘金子。然而,金子哪那么容易得到,幾年后,淘到金子的人寥寥無幾,大多數人都是一無所獲空手而歸,有些人甚至淪為乞丐。而小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內,靠賣水賺到了6000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目。當初嘲笑小亞默爾的人也不得不佩服他的遠見。
后來,小亞默爾用這筆錢成立了一家專門生產和加工肉制品的公司,這就是美國著名的亞默爾公司。
小亞默爾之所以能賺到他的第一桶金,是因為他沒有和眾人一起摩肩接踵地在淘金的路上打拼,而是獨辟蹊徑,從淘金者最基本的需求——水,這一必備資源做起,由此迅速積累了可觀的財富。
小亞默爾的成功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在現代商業(yè)社會,各行各業(yè)競爭激烈,熱門行業(yè)雖然看起來滿地是金子,但大家都擠進去,未必都能賺到錢。換個角度看問題,走屬于自己的路,而不是跟隨眾人的腳步,你賺得第一桶金的速度才會大大提升。
哲人說,人要從沒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不要泯滅了自己的個性,一味模仿別人的行為,跟隨眾人的腳步,那樣只會迷失自我,找不到發(fā)財致富的有效之路。
古時候,在一望無垠的沙漠深處,有一座埋藏著無數寶藏的古城。要想獲得寶藏,就要穿越整個沙漠,還必須戰(zhàn)勝沿途數不清的陷阱和機關。沙漠里缺水,沒有旅店,想穿越無疑是件難事,更別說逾越、戰(zhàn)勝那些陷阱和機關了。
許多人都十分向往沙漠古城里價值連城的財寶,卻沒有十足的勇氣去征服沙漠中的陷阱和機關。這些珍寶,就這樣在沙漠古城中被埋藏了許多年。
有一年,一個勇敢的人得知了這個消息后,獨自踏上艱辛而漫長的尋寶之路。為了在返程之時不會迷失方向,這位尋寶者每走完一段路,都要做一個明顯的標記。他在沙漠中不斷行走,不斷摸索。然而,當他依稀看到古城之時,卻不小心掉入了陷阱,眨眼間便被毒蛇咬成白骨。
過了許多年,又有一位勇敢的尋寶人踏入了這片渺無人煙的沙漠,當他看到前人留下的標記時,心想:這條路一定有人走過,沿著別人指引的道路行進,一定沒有錯。他高興地沿著前人留下的標記走了一段路,果然沒遇到什么危險。可就在他大膽向前邁進時,稍不留神,也掉進了陷阱之中。
又過了幾年,又一位勇敢的尋寶人走進了沙漠,他選擇的同樣是前面兩人走過的道路。結果,他的命運也同樣悲慘。
最后,走進沙漠的尋寶人是一位智者,當他看到前人留下的醒目標記后,心想:這些標記不一定就十分可靠。前人指引的道路,不一定就是一條安全、正確的道路。要不,這些尋寶者為什么會一去不復返呢?智者在一望無垠、險象叢生的沙漠中,重新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他每邁一步都十分小心。最終,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抵達了埋藏寶藏的古城,獲得了無價之寶。
智者臨終之時,曾對自己的兒孫說:前人走過的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條通向成功的正確道路。前人的路標指引的方向,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方向。要想獲得寶藏,就需要大膽去探索、去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路。被眾人走過的寬敞大路,絕沒有無價之寶等待著你們去挖掘。即使真有寶藏,也被那些之前踏上這條道路的尋寶人奪走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世上的路并不是走的人越多越平坦、順利,沿著別人的腳印走,不僅走不出新意,有時還可能會跌進陷阱。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時候,又何嘗不是重復別人的老路,別人說你這樣做不對,便不敢去做;別人都去做的事,一定要亦步亦趨,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沒成為那少數的富人。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的失敗都是因為他們總是習慣于把生命消耗在前人走過的老路上,久久徘徊于自己是否能實現夢想的困惑迷惘之中。而那些新一代的富翁卻能夠發(fā)現山那邊橫亙著一條寬廣而平坦的路,那條路似乎就是為他而建的等待他馳騁于心中的理想之境。
上一篇:獨立自主:放手,讓孩子快速成長
下一篇:現在開始,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