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面對考試失敗
案例
你有過考試失敗的經歷嗎?你是否因考試失敗而氣餒?
在人類的歷史上,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也都曾經是考試失敗者。請看:
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愛因斯坦,中小學成績不好,第一次考大學時,名落孫山,法文、植物學、動物學三門課不及格。
第一艘蒸汽輪船的發明家富爾頓,上小學一年級時,只愛畫畫,別的功課都不及格,因此留了級。
大發明家愛迪生,上學時功課常常不及格,后來退學回家。
可見,一兩次考試失敗并不能定終身,不必因此而灰心喪氣。上述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發明家不但沒有被一時的失敗嚇倒,反而在后來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充滿自信,他們沒有讓自卑拖住后腿,一旦他們找到奮斗的目標,便會以驚人的毅力,如饑似渴地去學習,不斷努力進取,從而登上了科學技術的高峰。
分析
我們在日常的學習中,有些同學一門學科考試不及格,或者是幾門學科考試成績都不好,這也是學習中的正常現象。考試成績不好的原因常常有如下幾種:
1.貪玩而忽略了學習。一些同學由于年齡偏小,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熱衷于游戲活動,不把學習放在心上,結果荒廢了學業。
2.偏科。個別同學學習成績不良,不是不愛學習,而是由于偏科。他們太偏愛某些學科,而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
3.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許多同學對自己的學習沒有計劃,沒有安排,結果使學習陷入盲目和混亂之中,就連書桌上、書包里的課本、筆記等學習用品也是胡亂地堆放在一起,上課不會聽課,課后也不及時復習。
4.缺乏毅力。許多同學學習成績不好,并不是因為智力水平低,而是非智力因素在作怪。缺乏毅力,在學習上得過且過,被動、懶惰、依賴是非智力素質不佳的表現。一些同學學習似乎是為了老師,為了家長。家長不督促就不學習,老師不檢查,作業就不做了。他們頭腦中時常閃現出這樣一些自我安慰的念頭:“等一會兒,看完電視再做”,“今天太晚了,等明天再說吧”。
5.產生畏懼心理。一些學生由于在學業上連續失敗,產生了畏懼心理,對學習有一種畏難情緒,對學習成功不抱信心,變得自怨自艾,自暴自棄。這樣的學生大多數性格內向,自尊心強,考試失敗損傷了他們的自尊心。有時,老師、家長或同學不恰當的批評和嘲笑更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自責感,感到丟盡了面子。以后再遇考試時,心情十分緊張,生怕再考不好,遭人恥笑。這些不良的情緒和消極的自我暗示嚴重地影響了學習和考試,常常導致更多的失敗。
那么,考試失敗后,該如何擺脫失敗的陰影,面對未來的學習呢?
1.擺脫畏懼,建立信心。
如果你因考試失敗而心灰意冷,心情緊張,害怕下次考試再失敗,那么,你首先要擺脫對失敗、對未來的恐懼,重建信心。畏懼會使你知難而退,在失敗面前放棄了努力,這將使你與成功無緣。盡管你的學習成績暫時落后,但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努力,學習成績的改變并不是很難的事情。
2.重新規劃你的學習。
一方面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上做起。比如,整理好自己的書桌和書包,讓自己的學習用品井然有序;上課仔細聽講,學會做筆記,課后及時復習,認真做作業等等。另一方面要攻克你在學習中的薄弱環節,考試失敗,常常是因為某些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因此應該從基礎抓起,彌補欠缺。彌補過去的知識與學習新知識在時間上會發生沖突,為了避免顧此失彼,你要合理安排,做出一個可行性計劃。比如,一名初中化學連考兩次不及格的學生,在克服了對失敗的畏懼心理之后,制定了新的學習策略,在堅持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上,集中一個月課余時間專攻化學。他找來一套化學實驗課本(上面有A、B兩個梯度的訓練題)和教科書對照學習,采取對比訓練集中強化的辦法,經過一二個月的努力,化學成績很快提高了。
3.糾正偏科。
過于偏愛某一兩門學科,而忽略了其他學科的學習,導致成績不良,是為偏科。為了改變不良的成績,必須糾正偏科,對你不喜歡的學科給予更多的關注,投入更多的學習時間,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起學習興趣,變不喜歡為喜歡,使各學科的學習齊頭并進。
4.做學習的主人。
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消除為老師、家長而學習的思想,消除學習上的被動、依賴心理。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要徹底消滅“等等再學吧”、“明天再做吧”的念頭,一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腳踏實地地去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
上一篇:提高自我監控能力
下一篇:靈活運用部分整體聯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