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樂觀的人
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痛的地方,也往往也正是我們最弱的地方。有的人老是自找麻煩,因為他們不知道樂觀才是真正需要自己尋找的東西。
尼采說過一句話:“那些無法致人于死的事,只會讓人更堅強。”有一次在一個演講會場,一位男士演講說,每當遇到挫折時,他所說的第一句話一定是:“感謝上帝!”其實他并不信教。
他笑著說:“我是感謝上天讓我又有了更加了解自己的機會,哪里會跌跤,也就反映出自己哪里還可以更強壯,一想到可以變得更好,當然要謝天謝地了!”
這真是個自我樂觀的精彩演出,他把挫折看成是認識自我的大好機會,并愿意從中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醫生,想要多了解自己,就從多觀察自己開始吧!
例如,你平日勤奮工作,主管卻提拔了擅長交際的小王。與其大嘆豈有此理,不如想想:原來自己的人際關系做得還不夠好,現在有機會知道這點還是挺不錯的,總比日后吃更大的虧時再后悔要好得多。
所以當你在乎時請自找樂觀,把一切變成進步的動力。如此一來,你就能真正地在生活中獲益,成功當然就離你不遠了。樂觀不會造成傷害,你總是可以待會兒再哭。
約克教授有句口頭禪:“事情還不算太糟!”表示目前的狀況其實還算不錯。他常碰到這樣的情形,研究進行得不順利,做學生的去求救:“怎么辦?幾個月的心血都毀了。”
約克教授會花2分鐘時間看看手上的報告,然后拍拍學生的肩,笑著說:“事情還不算太糟!”接著和學生出去走走,花2個小時開導學生的心情。于是第二天,學生們又會開心地進研究室繼續工作。
有一次,約克太太因車禍撞斷了條腿,學生們聞訊后匆匆忙忙趕到醫院,沒料到約克教授仍面帶微笑的回答:“還有一條腿沒事兒,事情還不算太糟!”
就是他這份積極樂觀的態度,使他在任何困境中仍能找到值得慶幸的地方,保持熱忱不致絕望,并且進一步將危機變成轉機,而他的學生們也學會了這種樂觀的特質。
其實,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老師,我們自己也可能是別人的老師。從情商的角度而言,身為別人的老師,我們所能傳授最寶貴的哲理,恐怕就是一份永遠保持的樂觀了。
因此,不管發生什么挫折,原來總是想:“真是糟透了!”,別忘了換個角度:“事情還不算太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畢竟悲觀無濟于事,陷入悲觀之中不能自拔只會讓情況雪上加霜,唯有樂觀,才會出現奇跡。
上一篇:人性的美麗之處
下一篇:做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