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跳脫,延伸人生的寬度
一個人抓了一對跳蚤,放在一個木頭箱里。最開始的時候,跳蚤不斷地往上跳,但多次撞到蓋子之后,跳蚤再也不敢往上跳了,它們只好在箱子中間跳。因為它們認為,往上跳就會碰到頭。后來,這個人把箱子的蓋子拿開之后,跳蚤雖然可以輕而易舉地跳出來,但它們依然在箱子中間跳,始終跳不出來。
生活中,多少人跟這些跳蚤一樣,總是生活在這樣的框框之中。有的人活在“年齡”這個框框中:“我太年輕了,沒有經驗,不能成功”“我太老了,已經沒有力量去拼搏了”。其實,這些人之所以得到了一個毫無生氣的人生,原因在于他們沒能跳出固定的框框。
還有的人活在能力的框框中,他們總是對自己說:“我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那個能力,所以我不能做到。”有的人活在性別的框框中,總是對自己說:“我是女人,不像男人可以做事業,所以我做不到。”有的人活在過去的經驗中,總對自己說:“因為我沒經驗,我以前失敗過。”如果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某些地方不滿意,那一定是有某些框框限制了自己的行動,你只有跳出框框,不再較真,才能延伸人生的寬度。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詩人對于宇宙,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這幾句簡單的話給予了我們最好的啟示: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需要懂得創新,不能太死板,也不能拘泥于某個地方,而是跳出這個框框,讓人生變得更有延展度。
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在處理一些問題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習慣性地按照常規思維去思考,總是因循守舊,由于不懂得變通,太死板,所以最終不得不走向了失敗,而如果我們能大膽跳出這個框框,那么就會發現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后,你就會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況。
王先生在20歲左右的時候,他夢想著自己成為一個培訓師,但想到自己才20歲,怎么可能成功呢?因為至少要40歲以上才有人聽自己演講,由于這樣一直給自己設定框框,他就一直沒有成為一個培訓師。等到自己到了40歲的時候,才發現時間是不等人的。這時王先生決定跳出“年齡”這個框框,大膽突破,以個人的經歷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培訓并巡回演講,開發出自己的潛能,改變了人生。
有一次,王先生在一個單位進行一個商務禮儀方面的培訓,一位姓劉的學員聽他講課,他問王先生:“老師,我的夢想也是當培訓師,但是我做不到。”王先生問道:“為什么?”那位學員回答說:“因為我剛20歲,你們這些培訓師都40歲了,有經驗,經歷豐富,我是不是年紀太小了。”當時王先生聽了很驚訝,但他還是教導說:“其實是你把自己設在框框當中,跳不出框框,也就達不到自己所想要的結果。你年輕,充滿活力與朝氣,這就是優勢,世界第一名演說家安東尼羅賓23歲就成功了。”后來,經過王先生對那位學員的指導,他不但跳出來年齡的框框,而且很快開始行動,現在已經是一位管理顧問公司的負責人了。當然,聽到這樣的消息,王先生對那位學員跳出框框之后的成長感到很欣慰。
每一個平凡人的成功,都是源于他們能夠勇于突破框框,向原本認為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挑戰,這樣才有了登峰造極的機會。其實,每一個人在生命的旅程當中都有一些框框,那些框框就好像一條繩子,緊緊地禁錮著我們自由的心靈。因為固執,較真,我們總不愿意相信自己是可以跳出框框的,所以才造就了失敗的命運。
框框,它會扼殺創造性思維、解決方案和創造力,它是外部環境強加給我們的。一位禪宗老師說:“跳出框框的指南就寫在框框之外。”有時候,束縛我們的框框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我們自己才有力量掙脫束縛,給心靈一個自由的空間。
那些不敢跳出框框,在框框里徘徊的人,其實大多都是比較自卑的人,他們不愿意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成一些事情,在內心深處,他們是自卑的,因此,他們只能在框框里忍受被禁錮的痛苦,卻沒勇氣跳出框框。當然,跳出框框的勇氣來源于自信,只有你充分地相信自己,才有力量和決心來跳出框框,否則,我們只會終生徘徊在框框里。
上一篇:毫無目標的人生無疑是悲哀的
下一篇:激發孩子好奇心,讓孩子多多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