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鳳翔縣·雍城遺址》陜西名勝簡介
在鳳翔縣城6公里南古城一帶。雍城遺址是春秋時代秦國都城的遺址,為先秦的京城雍都的所在地。以南古城為中心,東西長約9華里,南北長約7華里,東依周原,南臨渭河,西有雍水,北靠雍山,背山帶水,土地肥沃,氣候溫和,交通便利,是古代通往大西北的咽喉要地。
秦,嬴姓,相傳是伯益的后代,是古代的部落名字,非子為本部落首領時,居于犬丘(今甘肅禮縣東北),善養馬,被周孝王封于秦(今甘肅秦州),作為周的附庸。傳到秦仲,周宣王封為大夫。傳到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才被周平王封為正式諸侯國。襄公子秦文公擊退犬戎,占有岐山以西之地。據《史記·秦本紀》載,德公元年(周釐王姬胡齊五年,前677年)初居雍城大鄭宮,這便是建都雍城的開始。秦自德公起,歷經宣公、成公、穆公、康公、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悼公、厲共公、躁公、懷公、靈公、簡公、惠公、出子、獻公,直到孝公十二年(周顯王姬扁十九年,前350年)共20世327年(由孝公十二年遷都咸陽止),雍城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成了強秦的政治中心。也給爾后秦始皇帝嬴政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據有關文獻記載,秦德公住大鄭宮,秦穆公造靳年宮,秦孝公改靳年宮為橐泉宮,均極壯麗。各相距3里,形成等腰三角形。秦穆公還為女兒弄玉修造了鳳臺、鳳樓。白起河由西北流經雍城,于宮室前橫過,出城注于雍水。
秦穆公在位39年,是春秋時代有名的霸主,一生業績及其名臣事功,都是在雍城記錄下來的。刻石記事,是從秦穆公時普遍開始的。有名的“石鼓文”最初也是在雍縣三畤原上發現的。
雍城遺址具體范圍:東至河北屯,西至紙坊村,南至王家河,北至鳳翔縣治南關。以南古城為中心,包括了周圍瓦窯頭、孟家河、鄭家堡、翟家村、豆腐村、鄧家堡、馬家莊及縣城南關、農莊村等村落在內。1962年和1977年以來,對遺址進行勘查發掘,出土上千件金、銅、玉、石、鐵器、陶瓷等文物,并探出有中字、甲字、目字形式三種類型的貴族墓葬。
雍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西安·省直楊凌區·隋泰陵》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咸陽·興平·霍去病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