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資產階級政治家米德哈特帕夏
艾哈邁德·米德哈特帕夏(Ahmed Midhat Pasha,1822—1884)出生于伊斯坦布爾一個法官家庭。他自幼受到伊斯蘭教傳統教育。1840年,米德哈特入宰相府工作。1859年米德哈特出訪英、法、比、奧等國,深受歐洲資產階級君主立憲派的影響,回國后力主改革。1861—1872年間,他先后出任過尼什省、多瑙河保加利亞省和巴格達省的總督。在任期間積極進行財政和行政管理改革,業績顯著。但對當地的民族獨立運動卻采取高壓政策。
70年代初期,米德哈特開始走上立憲斗爭道路。1872年7月,米德哈特首次出任宰相,改革各省管理體制,整頓財政,限制宮廷開支,但任職不到3個月就被保守派趕下了臺;之后,他還短期任過薩洛尼卡總督和政府司法大臣。
1875年底,奧斯曼帝國形勢嚴峻,波、黑、保相繼起義,列強干涉的陰影籠罩全國。國內的其他政治反對派于1876年5月發動了反對素丹政府的示威游行。5月30日新奧斯曼黨發動政變,推翻了阿卜杜·阿齊茲的統治,米德哈德參加這一行動。8月,上臺執政的阿卜杜·哈米德素丹,委任米德哈特為新政府宰相,負責起草憲法。政府內部圍繞憲法問題展開了激烈斗爭。1876年12月23日,憲法正式公布,這是土耳其近代史第一部憲法,它規定建立兩院制國會,臣民在法律面前平等,伊斯蘭教為國教,土耳其語為國語等。但也規定了素丹有權干涉國會和處置反對派的條款。這是米德哈特作出的不該作的讓步,使自己處于不利地拉。哈米德二世素丹拒絕實施憲法,并將米德哈特逮捕、驅逐出境。次年底米德哈特獲準回國,1881年又因涉嫌參與殺害前素丹阿卜杜·阿齊茲而被捕,關押在麥加附近的塔伊夫監獄,1884年5月7日被處死。
米德哈特一生積極反對封建專制制度,提倡發展民族經濟和文化,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倡導立憲民主,為土耳其社會進步作出了貢獻。但是,也表現出對封建勢力妥協的一面。
上一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左”的錯誤
下一篇:坦桑尼亞民族英雄阿布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