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白云觀·瓊林閬苑全真祖庭
北京西便門如林的現代化建筑群中,坐落著被稱作“天下第一觀”的白云觀。它是道教全真龍門派祖庭,為奉祀金元之際道士丘處機而建。
道教創立之始原本不要求道士出家,到了金代,道士王重陽集儒、釋、道三教為一體,開始眾道群居,有了類似佛教的組織制度,始稱“叢林”,形成了道教的全真派,在形式上區別于正一道(天師道)。
職高功懋丘處機
丘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人(今山東棲霞縣人),是王重陽七大弟子(史稱“七真”)之一,生于1148年,十九歲出家學道。白云觀長春真人碑載:丘處機從師王喆(重陽)“于寧海之昆侖上,……重陽一見大器之”。王重陽病逝后,丘處機入磻溪(今陜西寶觀東南)龍門山隱居苦修。他繼承了王喆的全真學說,將儒釋道理論兼收融合,以苦行和善交成名。
白云觀前身是唐朝天長觀,為唐玄宗所建,為的是“齋心敬道”,奉祀老子。現在白云觀中還存一尊唐代石刻老君像。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天長觀焚毀,只余下老君石像,香火熄滅達二十二年之久。到了1224年,丘處機自蒙古、西域拜謁成吉思汗東歸,被賜居于此,才又重修殿堂,名之曰“太極宮”。1227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因丘處機號長春子,下諭改稱“長春宮”。
丘處機是全真龍門派始祖,實際上這個派別是一個頗具影響的政治集團。成吉思汗曾詔示對丘及其門徒信敬保護,免去一切差役賦稅,“賜以金虎牌,道家事一仰神仙處置”,“自是玄風大振、道日重明”,道教到了鼎盛時期,丘處機也成為大宗師。元朝統治者要他“主萬春節醮事”,“職高功懋”。1227年夏,丘處機“遺蛻成仙”,其弟子尹志平(道號清和),率眾將其遺體安葬于長春宮東側下院處順堂,“乃易宮之東第為觀,號曰白云”,將其奉為神明,這就是如今白云觀的丘祖殿,殿中“癭缽”就是丘處機葬處。元末戰亂,長春宮衰圯,明初重建,從處順堂展開,并以“白云”為號,從此稱為“白云觀”。
丘處機被道家尊為神仙,對此,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丘處機在龍門山每日乞討糊口,他給自己規定“日化七家”,如果一天化了七家卻仍水米未沾,他就忍饑挨餓熬過這一天,過得很苦。他還在灞水邊背人過河達六年之久。一天傍晚,一個差人要過河,丘處機將他背了過去。這時候,差人打開背著的包袱,里面滾出了一顆人頭,差人大吼:“我方渡河時,明明有兩顆人頭,現在卻只有一個,一定是你渡河時不小心給我弄掉河里了!你要賠償!”丘處機無奈,只好求差人砍自己的頭去交差。差人長劍一揮,丘處機倒地。原來差人是太白金星李長庚,他是專來考察丘處機的。丘處機醒來,卻發現懷中有天書一卷,從此便頓悟得道,云游天下八方布道。道教的全真龍門派也就誕生了。
1220年初,已七十二歲高齡的丘處機應成吉思汗征召,率十八位徒弟從山東出發到北京,到北京得到成吉思汗“立即前來”的詔令以后,長途跋涉,為期三年北行呼倫湖,后西行穿過蒙古和新疆北部,最后到達撒馬爾罕,又于次年來到今阿富汗北部即西域雪山的昆都斯大營見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求問長生之術,丘處機回答“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成吉思汗欣賞他的誠實,還稱他為丘神仙。多次論道,深受賞識。今白云觀丘祖殿外有一幅《長春道人雪山應聘圖》,描述了這件事的情形,長春真人碑也記載了西行之經過。
西風吹白云不散
丘處機是元朝人,卻有一個流行自明朝的傳說。那時皇上每年要出家當一次和尚,娘娘也要出家當一次尼姑。他們不肯受此清苦,便請僧人代他們出家,這些僧人叫“替僧”,自然身價百倍。白云觀原是白云寺,里面有個王姓和尚是娘娘替僧,此人有點道行,又能說會道,深得娘娘寵愛。有一年天旱,皇上祈天求雨不靈,娘娘舉薦王和尚作法求雨。王和尚入得宮來,誦經拜佛、設立法壇、沐浴齋戒、作法求雨,殊不知王和尚凡心未泯,邊作法邊看美貌的娘娘。三天過后,法術不靈,萬里晴空無云。皇帝發怒,要拆王和尚的法壇。娘娘求情又延期七天。七天之期倏忽而過,日頭仍烤得大地焦灼。皇上令人將王和尚逐出了宮門。皇城四門貼出皇榜,尋求祈雨真人。三天過去,無人敢揭皇榜。第四天來了一位道風仙骨、鶴發童顏的老道,一言未發,揭下了皇榜,這就是丘處機。丘處機在御花園里搭起了法臺,手托金瓶,口念真經,揮灑瓊漿玉露,不多時,天空就陰云四合,大雨將臨。午時三刻,空中一聲霹靂,甘霖從天而降,三天三夜方止。丘處機被皇上請入宮中奉為神仙。
王和尚自然咽不下這口惡氣,便與娘娘合謀整治丘處機。一天,娘娘辦了個酒席,滿桌葷菜,請丘處機赴宴,他要不吃,就辦他個欺君之罪。丘處機使法術將吃下的酒肉都裝入袖筒,離席之后就埋在御花園樹下,以致至今御花園的樹還長得這么好。王和尚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請娘娘讓丘處機掐金斷玉。丘處機三兩下就將一塊金一塊玉掐了個方帽翅,抽出金絲織了個金道冠,至今丘處機還是金玉兩行的祖師爺呢。王和尚又與丘處機打賭,結果將白云寺也輸給了丘處機,自此,白云寺成了白云觀。王和尚于是在白云觀西修了一座西風寺,想“西風吹散白云”。丘處機在觀里修了座窩風橋,將西風窩在橋下。如今這小巧玲瓏的橋還在白云觀中。
騎驢逛廟入仙界
白云觀觀門前有“萬古長青”四個大字。欞星門是一幢七層四柱的牌樓,額枋上有“洞天勝境”、“瓊林閬苑”二匾,為道士們“觀星宿、望仙氣”之處。山門有三洞,象征三界,即天神、地祗、人鬼。走入山門,就是跳出了三界,步入了仙境。山門以內,分中、東、西三路,以八卦方位布局,以子午線為中軸,殿堂坐北朝南。中路入山門有靈星殿、玉皇殿、七真殿、丘祖殿、三清閣和四御殿。東路已辟作寮房。西路有呂祖殿、八仙殿、元君殿、元辰殿、祠堂院。元辰殿又叫元長殿,又叫六十甲子堂,始建于金代,清代重修,奉六十位星宿神,以天干、地支循環相配而命名,每年有一神值宿,六十年一輪換,人們可以在此按自己出生的年月,找到自己的本命神。
白云觀正月初一至十九日開廟會,為期十八天半,正月十九日下午關閉廟門。當年,在白云觀騎驢、坐敞車逛廟,是老北京一大樂事。廟會上最受青睞的兩項活動是摸石猴和打金錢眼。
白云觀山門是拱形,內圈以一弧形石雕為飾,石雕右下方有一石猴。據說,人們摸了它,可祛病避邪消災,因此,游人來進山門,先要去摸石猴,摸到它才心滿意足地走開,久而久之,這石猴現在都快被摸平了。
進得山門第一進院子就有丘祖修的窩風橋,橋下無水。每到廟會,橋下就坐一鶴發童顏的老道,雙目閉合,身披衲衣,在其頭前后各懸一硬紙大錢,錢孔內掛一銅鈴。游人香客至此,將手中錢換得銅板,立于橋畔打此金錢眼,打中者將在新的一年中吉利平安。這兩項游藝活動沿襲至今,只是打金錢眼時無老道了。
正月初八是道家祭星的日子,稱為“順星”。元辰殿(星辰殿)內供有金、木、水、火、土、太陽、太陰、羅候、計都及二十八宿星神像,案前均為牌位,上記干支、屬相、年歲。香客游人可根據自己情況“對號入座”,找到自己的“流年照命星”,香客找到后都敬獻香資燒香禮拜或求簽,傳說“男怕羅候,女怕計都”,如當年這二位尊神照命,就不吉利,就要少言少語少出門,少管閑事,不要招災惹禍。初八晚上舉行祭星大典,殿內燃燈一百零八盞,兩旁列二十八宿七星燈盞,全體道士鳴鐘擊鼓,誦讀《玉樞經》。
正月初九是玉皇誕辰,道家舉行祝誕儀式。
正月十三至十七是“燈節”(上元節),夜里,觀中舉行大型燈會,燈上繪有“西游”、“封神”等故事。
正月十八夜有“會神仙”之舉。傳說正月十九是丘祖生日,十八日夜至十九日清晨,仙人或化作縉紳,或化作乞丐,下界超度有緣者,遇上神仙就可延年祛病,于是香客和道人都在觀中徹夜不眠,見面時還要互道“您多虔誠”。十九日上午舉行“宴丘會”(“燕九會”),觀內有盛大法會,有扭秧歌、踩高蹺、耍獅子、舞龍燈、跑旱船、賽馬、射箭等等,時稱“上林盛舉”,與廠甸、上元觀燈齊名。
現在每年正月初六白云觀都有盛況空前的廟會和道家的法事。
上一篇: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北京·王府覓舊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承德之旅·避暑山莊·皇宮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