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揚州之旅·金山·山映金輝
金山位于鎮江市區西北,曾稱氐父山、金鰲嶺等。東晉時,謝安、謝玄大敗前秦苻堅于淝水之戰,將所獲戰俘囚禁之此,因名獲苻山。唐代,相傳住在山上一洞中的僧人裴頭陀(有人認為即法海)在江邊挖土挖出一批黃金,就通過知府李琦將黃金獻給皇帝,皇帝敕令把黃金交回裴頭陀建廟,并敕名金山寺,山也因寺而名金山。
金山寺裹山 天下第一泉
金山高44米,清中葉以前還是屹立于長江中的一個島嶼。唐張祜詠金山詩云:“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焙笠蜷L江主泓道北移,南岸水流減緩,泥沙逐漸淤積,將金山與陸地連成一片。山上寺院相銜,樓塔爭輝,把山密密地包裹起來,遠眺只見金碧輝煌的建筑群和挺拔俊逸的寶塔,而看不見山,故有“金山寺裹山”的說法。除寺院寶塔外,山上山下還有白龍洞、法海洞、中泠泉等勝跡。
金山寺迄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歷史,原名澤心寺,唐代稱金山寺。宋時,因真宗皇帝曾游金山,改為龍游寺。清康熙皇帝南巡時,又改為江天禪寺。但一般仍稱金山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殿、藏經殿、方丈處、妙高臺、楞伽臺、七峰亭、留玉閣和大小觀音閣等。
金山西側,在層層樓臺殿宇之上,凌空矗立一座巍峨的寶塔。塔高30米,為磚木結構,八面七級,玲瓏秀挺,和整個金山、寺院配合起來協調統一。寶塔創建于南朝齊梁時代,宋改建成雙塔,后倒塌,明重建一塔,名慈壽塔,今塔是1900年重修的。攀至塔頂,極目千里,常使人心曠神怡。宋代王安石《金山》詩寫道:“數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忽見鳥飛平地上,始驚身在半空中?!?br>
從金山西行1里多路,有一塊“天下第一泉”的碑刻,這里就是著名的中泠泉。泉眼當年也在江心,汲取時要用船劃到泉眼上,把蓋緊的容器垂入江底,在水下打開蓋子,才能吸到泉水。故蘇東坡曾在《游金山寺》里說中泠“古來出沒隨濤波”。
唐代,陸羽曾將中泠泉評為第七等,劉伯芻在品嘗了各地泉水后,另作出鑒定:“水與茶宜者凡七等:揚子江南泠水(中泠泉)第一;無錫惠山泉水第二;蘇州虎丘寺水第三;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揚州大明寺水第五;吳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從此中泠泉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隨金山和陸地相連后,鑿石為池,池中碑刻“天下第一泉”,五字為清末鎮江知府王仁堪所書。中泠泉的水質醇厚甘冽,盛滿可以高出杯口一二毫米,不會溢出杯外。相傳唐武宗時,曾任鎮江知府的朝廷宰相李德裕托人汲取一壺中泠泉水送來。李德裕飲了一口,道:“中泠泉水味道變了,像長江水味?!彼退娜舜篌@失色,忙叩頭請罪。原來他汲的中泠泉水途中不小心潑了一半,急切中便加了半壺長江江水充上。李德裕知情后卻笑著說:“不妨事,倒掉上面半壺,留下下面半壺還是用得的。”
沉香挑二山 白蛇發大水
民間關于金山的來歷有不少傳說。相傳,金焦二山是神人沉香一擔挑來的。當年,二郎神楊戩的妹妹與凡人結親,被無情的二郎神打到陰山腳下。她在陰山生了沉香。沉香長大后,立志救母親。二郎神不準,二人大戰三日,難分勝負。二郎神變成猛虎,沉香就變成神箭手;二郎神變成九頭巨蟒,沉香則變成九頭怪鳥。二郎神不敵,化作木船,混于許多船中,沉香化作水鳥,一眼識破空船,便化為神將,肩挑兩座大山,分別置于船頭船尾,將船壓沉。終于戰勝二郎神,救出母親。這兩座大山就是金、焦二山。
金山寺最膾炙人口的傳說是白娘子斗法海、水漫金山的故事。法海和尚確有其人,為唐天寶年間名僧,少年出家于潤州鶴林寺。他似與白蛇故事無關,有關的則是另一高僧裴頭陀。裴頭陀是唐代宰相裴休之,他出家時,其父有詩云:“含悲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據《金山志》等載,裴頭陀初到金山時,發現東晉所建的廟宇已全部毀壞,只好住在山洞里。其時,“出白蟒噬人,適裴頭陀驅伏獲金,重建精藍?!北彼卧卧紫嗟膹埳逃㈩}詩:“半間石室安禪地,蓋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龍歸海去,巖中留下老頭陀?!迸峁映黾液笃鹗裁捶ㄌ枱o記載可考,但張商英題詩的后兩句以后被制成楹聯懸掛在金山法海洞前,裴頭陀與法海法號在人們心目中便逐漸合而為一了。至明代,人們把金山裴頭陀降蟒的故事和杭州西湖白蛇的故事聯系在一起,便產生了優美的“白蛇傳”。
“白蛇傳”故事敘述當年許仙和白娘娘、小青在鎮江五條街上賣藥為生,許仙坐店賣藥,白娘娘上山采藥,日子幸福美滿。不料平地起風波。一天,許仙路遇金山寺的法海和尚。法海將許仙打量一番,說:“施主,老僧看你臉有妖氣,是不是跟什么妖精在一起?”許仙起了疑心,悶悶不樂起來。五月端午,人人喝雄黃酒辟邪,許仙有意試探,要白娘娘陪他喝雄黃酒。白娘娘推辭不過,勉強喝了半杯。喝下感到頭昏,上床躺下。許仙上床休息時見一條白蛇掛在帳沿下面,驚嚇而死。白蛇盜來仙草,救活許仙。后來,許仙又被法海騙上金山寺,押在法座背后。白娘娘來到金山寺尋夫,請求法海看在他們結發夫妻、懷孕數月的份上放許仙回家。法海不肯,還罵白娘娘深山妖精。白娘娘大怒,施法術將東西南北海之水集于金山。寺內小和尚同情白娘娘,放許仙從白龍洞鉆出去,直達杭州。這時,白娘娘也因為已懷孕數月,體力不支,收水撤退。許仙從白龍洞盡頭的杭州斷橋出來,正遇退回的白娘娘和小青。夫妻相見,互訴衷情,和好如初。如今,金山西麓還可見白龍洞,洞壁刻篆書“古白龍洞”四字,洞中有白娘娘、小青石像。頭陀崖下有法海洞,里面也有新塑的法海像,面貌莊嚴慈祥,更近歷史上的“法?!薄?br>
金山還聯系著另一位著名的傳說人物魯班。相傳,當年金山寶塔造好,卻朝江里歪。領頭的想不出好辦法。用木頭頂住向上推吧,下面是茫茫江水,在哪兒打點呢?一天,上江放來大批木排,??吭趯毸旅娴慕?。工頭坐在木排上愁眉不展。一位白頭老者問明此事,說:“點打在木排上好了?!惫ゎ^恍然大悟,指揮工人三個時辰支好了木頭。第二天是十八,工頭想起“初三潮,十八水”,水漲排高,不把寶塔頂翻了?到塔下一看,一夜江潮,早把寶塔頂得端端正正了,而頂塔的木頭也不知什么時候被撤下了。人們都說,這是魯班師傅指點的。
僧俗比禪語 東坡輸玉帶
金山建筑宏偉,風光綺麗,吸引了歷代無數文人雅士來此尋幽探勝。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十一次到過潤州,幾乎每次都要游金山。初次到潤州,就興致勃勃游了三山,并寫下《游金山寺》等杰作。
一個中秋夜晚,蘇東坡路過潤州,陪友人登金山妙高臺賞月。他眼望皎月,心潮起伏,乘興請著名歌手袁绹歌唱他在密州任上所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袁绹放歌,東坡應節起舞,飄然欲仙。
在金山寺,蘇東坡與佛印和尚交往最密。佛印和尚即了元長老,曾住持金山寺。今金山寺佛印山房相傳是當年佛印接待東坡之處。東坡住處即今之楞伽臺,東坡在此為寺僧寫了《楞伽經》,后寺僧特地刻石立于山上。他們交往有一趣事:一次,蘇東坡剛進佛印屋中,佛印忽道:“此間無坐處?!睓C敏的東坡知道和尚玩機鋒,即以禪語答之:“暫借佛印四大為座。”佛印一聽東坡居然班門弄斧,有心難他一難,就趁勢打賭:“山僧有一問,學士道得,即請坐;道不得,即輸玉帶?!睎|坡自恃能通佛理,欣然同意。佛印問:“既然四大皆空,五蘊非有,居士向哪里坐?”這一問一時把東坡難住,只得解下玉帶相贈,佛印也取出納裙回報。東坡為此寫了《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納裙相報次韻》。后金山寺特地建一留玉堂,把玉帶放在那里供人瞻觀。今東坡玉帶仍珍藏于金山寺內,大約是今人所能看到的蘇東坡唯一遺物,它與文徵明的《金山圖》真跡、諸葛銅鼓和二千七百年前的周鼎合為鎮山四寶。
紅玉擂戰鼓 岳飛詳惡夢
妙高臺上,南宋時卻擂起高昂的戰鼓。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統帥金兀術率領十萬大軍攻破臨安,宋高宗趙構渡海逃往溫州。建炎四年二月,金兵放火燒臨安,然后帶著擄掠的財物北撤。四月,浙西制置使韓世忠率領八千士兵,駕著大海船,在鎮江扼住了金兀術退兵的道路。兩軍在江中大戰,從東面的焦山一直打到西面的金山。在戰斗最激烈的時候,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親自上金山妙高臺擊鼓助陣,宋軍將士聽到鼓聲,個個精神振奮,斗志昂揚,金兀術勢窮氣竭,退到黃天蕩。韓世忠利用其海艦船身大、吃水深,鼓風使篷、行駛迅速的優勢,以八千士兵堵住了金兀術十萬軍隊,使金兵在四十八天內沒出黃天蕩一步,無法渡江北返。后來,金兀術采用漢奸所獻之計,連夜利用老鸛河故道鑿通一條連接大江的大渠,趁一個無風宋軍海船不能駛動之夜,先用火箭射向宋艦,引起大火,然后趁機從新開大渠逃出,渡江北撤。這次戰役,雖未能全殲金軍,但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驕橫氣焰,大長了軍民抗金意志,梁紅玉擊鼓抗金兵的故事也傳為千古佳話。金山舊有一座紀念韓世忠的韓蘄王廟。
在妙高臺西側金鰲嶺上有七峰閣,古代因此處有七座小山,名七峰嶺。相傳當岳飛在前線節節勝利之時,被奸臣秦檜要挾高宗趙構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回臨安路過鎮江,拜訪了金山寺的道月和尚,請他為自己昨夜夢見兩犬對言之事詳夢。道月說,二犬著一言,是個“獄”字,務必謹慎。他還贈詩一首:“風波亭下浪滔滔,千萬留心把舵牢,謹防同舟人意歹,將身推落在波濤?!痹里w到臨安不久,即被秦檜害死在風波亭。有人把道月詳夢之事告訴秦檜,秦檜便令差官何立到金山寺捉拿道月。何立到時,道月正登臺說法:“吾年四十九,是非終身有,不為自己身,只為多開口。何立自南來,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幾乎落人手。”說畢坐化而逝。秦檜未捉到道月,遷怒于金山七峰,派人將七峰削平,以破壞金山風水。后人為紀念岳飛、道月建了七峰閣。
鎮江東郊的京硯山腰還有北宋末年抗金英雄宗澤的墓地。傳說他逝世前曾吟誦杜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句,連喊三聲“渡河!渡河!渡河”而亡。后來,其子宗穎和岳飛遵照他生前的愿望,將其靈柩安葬于此。墓門正對大江,大概是想讓他看見宋軍北渡收復失土吧!
大臣“臣今見” 可答答妙語
金山是文人施展文才的天地、武將叱咤風云的戰場,也是帝王巡視游覽之處。曾有十一位帝王到過金山,如三國吳的孫權、宋真宗趙恒、明武宗朱厚照等。而清康熙、乾隆來得最勤,傳說也最多。金山最高處有個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覽”亭。亭中一塊石碑,上刻康熙皇帝所題的“江天一覽”四個大字,其中“覽”字似乎小些。相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皇帝登臨此地時,情不自禁地感嘆“江天一覽”,并揮筆題寫這四個字。寫時“江天一”三個字一氣呵成,而繁體“覽”字筆劃多,一時想不起,無法下筆。旁邊大臣侍從心里明白,卻不敢說出。一個聰明的大臣急中生智,跪下道:“臣今見駕!”康熙一聽“臣今見”,頓時開竅,寫上“覽”字。由于筆氣失去連貫,故“覽”字寫得小點。
乾隆皇帝下江南,也來到金山寺游覽。金山寺有個大和尚,名叫“可答”。乾隆聽說,哼了一聲:“可答可答,我倒要考考他?!鼻∽哌M齋堂,可答和尚與一班大臣、侍從隨后。這時,一個小和尚挎著淘米籃走過。乾隆指著淘米籃問可答:“這是什么?”可答回答:“北方叫籃子,南方叫筲箕?”“做什么用?”“能淘米,又能裝東西?!薄盀槭裁淳脱b東西,不能裝南北?”“五行上講,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木和金可以盛,水和火不能裝?!鼻↑c點頭。走上七峰閣,天上飄起雪花,乾隆來了興致,口吟一詩:“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九十來片……”念到這里接不下去了,要可答續。可答隨口吟出:“飛入蘆花都不見?!币痪渚桶讶婞c活了。乾隆走到雙塔前,又想作對。他先作上聯:“雙塔峨峨七層四面八方”,要可答對下聯??纱饟u搖手,不說話。乾隆正要發問,旁邊一位大臣連忙答道:“可答已經對出來了:伸出一只手合掌并攏,連搖幾下,豈不是‘孤掌搖搖五指三長兩短’?”乾隆終于沒難倒可答。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鄂西之旅·秭歸·屈子家鄉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贛西贛南之旅·井岡山·山水奇絕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