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普陀山·千手觀音
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中,九華山供奉地藏,峨嵋山供奉普賢,五臺山供奉文殊,普陀山則供奉觀世音。
觀音“不肯去”
據傳,五代后梁時,有位名叫慧鍔的日本僧人,從五臺山的一座寺院迎奉觀音像一尊,欲乘船迎奉回國。船到普陀山洋面,突遇風暴,只得避進一個岙口。第二天,風平浪靜,慧鍔揚帆啟航,洋面上卻升起一團煙霧,船在海上繞了一個大圈,又回到了普陀山的洋面上。第三天,船剛出岙口,海風拋起了巨浪。接著,海面上飄來朵朵鐵蓮,上下翻動,把船圍在中間?;坼姶篌@,心想,難道是觀音像不愿離開中國?于是跪在觀音像前,合掌禱告:“若我國眾生無緣見佛,當從所向建立精舍?!倍\畢,海底突然鉆起一頭鐵牛,大口吞嚼著鐵蓮,隨即洋面上現出一條通道。船漂泊到附近的潮音洞下。當地居民舍宅為寺,這尊觀音像就留在了普陀山。潮音洞旁從此有了一座“不肯去觀音院”,普陀山開始供奉觀世音。
妙常舍臂成正果
據《法藏經》解釋:“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觀世音隨著大乘佛教來到中國后,因唐太宗李世民諱“世”,故改名為“觀音”。
唐宋以來,民間傳說觀世音是中國古代妙莊王的三女兒。這位三公主從小吃齋信佛,而妙莊王卻希望她擇一出眾的駙馬,并承繼王業。于是三公主躲進舟山桃花島的白雀寺,削發為尼,法名妙常。
妙莊王派大臣勸說三公主還俗回宮,但妙常心堅如鐵。后來,妙莊王用重金買通了白雀寺的當家師姑,命她百般虐待妙常。一個大雪紛飛的寒冬,妙常外出打柴,栽倒在山溝里。一位老漁翁救了她。以后,她飄到一座荒山上,結茅為篷,與鳥獸為伴,念經修行。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像
許多年后,妙常的行蹤又被妙莊王查到了。妙莊王用琉璜、硝石放火燒山?;鸷V?,但見妙常身穿白袍,腳踏蓮臺,徐徐向海空飄去。妙莊王回到王宮后,忽然渾身長出無頭膿瘡。遍訪名醫,用盡良藥,全不見效。這天,他在昏迷中聽到一個聲音:“妙莊王,你若想活命,到南海普陀去求你女兒吧!”妙莊王只得渡海找三公主。只見妙常端坐蓮臺,合十稽首道:“父皇莫要心焦,女兒救你來了。要治父病,只有拿女兒的手臂作藥引?!闭f完,“咔嚓”一聲,把手臂折斷拋在妙莊王面前。頓時,三公主的周圍金光耀眼,只見她的兩肋之下長出無數條手臂。她終于修成了正果,登上三寶,成了菩薩,尊稱為大慈大悲廣大靈感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民間叫她“抽手觀音”、“千手觀音”。
據說那位妙莊王取了女兒的手臂,百病頓時消散。為了贖清自己的罪孽,他走出皇宮,一心修行,后也修成正果。西天佛祖將他召去,要給他排個座次。他卻忽然閃過一念,想起皇宮金庫中的財寶,佛祖看透了他的心事,便道:“看來你凡心未滅,塵緣不斷。你既如此貪財,還是到普陀山涼亭的路邊找個安身之處,討取香客們的施舍去吧!”于是,他成了普陀山上一座小佛龕里的“討飯菩薩”。
佛教傳說觀音的生日為農歷二月十九日,成道日為六月十九日,涅槃日為九月十九日。每逢這三日,朝山的善男信女成群結隊而來,其中也有“夢想名山久,因之駕海來”的異國佛教徒。
《西游記》中,孫悟空多次駕云南海洛迦山竹林,請觀世音菩薩。相傳,孫行者所到之處,正是普陀山。
佛試蛇心收善財
普陀山上有許多觀音的圣跡。潮音洞和梵音洞都是傳說中的觀音現身處。潮音洞中海浪翻滾,濤聲如雷。過去常有人至此跳海舍身,以求菩薩現身。到了清末,不得不明令禁止,并在洞旁建“莫舍身亭”。
普陀許多奇石都和觀音有關。著名的“心”字石寬約7米,上鐫一巨大的“心”字,僅字中的一點即可站七八人。據說在石山腳,壓著一條蛇精。“心”字石的寓意是:“佛心,蛇心,善惡分明!”
傳說善財從小沒爹沒娘,是個苦孩子。有一天,他到井邊挑水,聽到井中有呼救聲。善財跳入井中,只摸到一只小瓶,用力一擠,破瓶中升起一團濃煙,漸成一個青面獠牙的大漢,原來是黑蛇精。五百年前,觀音菩薩把它關在瓶里,丟進蓮花洋。井底通洋,潮水把瓶子沖到了這里。黑蛇精被救后,卻恩將仇報,要吃掉善財。
不知從何地站出一個小姑娘,聽善財說完事情經過,笑呵呵地拿出一只小瓶,霎時,金光萬道,祥云朵朵,小姑娘也顯身為觀音菩薩。蛇精連忙化作烏云,騰空而逃,但終于斗不過觀音,被收回凈瓶中。
觀音收住凈瓶,對善財說:“你雖然心地善良,可是善惡不辨,還是隨我到普陀山修煉去吧!”善財跪地磕頭,這就是后來的善財童子。
觀音菩薩回到普陀山,把黑蛇精壓在西天門的石山腳下。那塊“心”字石,正好就在蛇頭的前方。
觀音菩薩后來又收了東海龍王的小女兒龍女為童女。善財和龍女像兄妹一樣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個巖洞里。這個巖洞后來稱為“善財龍女洞”。
觀音跳與二龜聽法
觀音在南海普陀山念經講法,修煉成佛,就上西天參拜如來。一轉眼過了九九八十一天,而凡間卻已過了幾百年。這期間,一條紅蛇來到普陀山,使全島罩滿烏煙瘴氣。
后來,觀音變成了一個年輕姑娘,縱身一跳,就從珞迦山跳到普陀山。她將紅蛇收在一只金缽里。紅蛇求饒,觀音便放他回云霧洞修煉,并順手折一朵蓮花,變成一朵“蓮花云”,給紅蛇遮陰用。
直到今天,人們還能看到那朵蓮花云飄浮在云霧洞上空。觀音從珞迦山跳上普陀山,在她落腳的那塊巖石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腳印,后人稱之為“觀音跳”。
普陀山上還有兩塊狀似海龜的石頭。據說東海龍王曾派二海龜去偷聽觀音念經,并要它們記下經文,好用來給水族講解。不料,兩只海龜只顧聽觀音講經,全神貫注,竟錯過了返回大海的時辰,遂變為石頭。有人為此寫了一首詩:“見說盤陀著地靈,普門曾此坐談經。二龜何事翻成石,想是當年不解聽?!?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廬山之旅·廬山·千年寶樹萬年松
下一篇:朗朗齊魯月·濟南之旅·大明湖·半城湖色無限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