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爾·佩羅的孤獨
舞劇《吉賽爾》是西歐芭蕾史上的重要作品,編導科拉利對舞劇的成功作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另一個對《吉賽爾》舞蹈處理起了很大作用的編導卻往往被人們忽視。他即是朱爾·佩羅。《吉賽爾》中那飄逸的“阿拉貝斯”和維麗西女鬼雙手交叉抱在腹前的動作都是出自佩羅的安排和設計。
朱爾·佩羅師事第一拉“舞蹈之神”——維斯特里,1830年登臺表演古典芭蕾,1830年至1834在巴黎歌劇院工作,在“飛行舞蹈”中與瑪·塔里奧尼齊名。在以后的十幾年藝術生涯中,他先后成功的編排了《翁金娜》、《艾斯米拉達》、《卡塔琳娜》、《浮士德》、《四人舞》等。他的舞劇表現出浪漫主義風格的主要特征:精節離奇,人物性格鮮明,感情熱烈奔放,行動堅定果斷。但同時又與現實主義結合在一起。彼季帕勝贊他說:“佩羅高于圣列翁”。佩羅晚年在俄國工作十年對俄羅斯舞劇的發展起過良好的作用,影響過彼季帕和柴可夫斯基,也曾受到60—70年代進步評論家的好評。
然而,這樣一個有潛力有才華的藝術家。他沒有引起巴黎歌劇院和沙皇俄國的應有重視,他過早地離開了劇院,默默無聞地寂寞地度過了三十多年。這就是佩羅的孤獨,令人遺憾的孤獨。
上一篇:朱元璋的忌諱
下一篇:朱熹的“讀書之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