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拉薩之旅·止貢帖寺·白教古寺天葬臺
止貢帖寺在墨竹工卡莫布山上,為藏傳佛教噶舉派(白教)止貢支系的主寺。其創建者是止貢支系的創始人覺巴·記登工布。
覺巴·記登工布,1143年生于今四川甘孜州鄧柯,自幼拜帕莫主巴為師,取法名仁青白。三十五歲受比丘戒,1179年三十七歲建止貢帖寺。后僧眾日益增多,相傳一次傳法時,聽法信徒竟達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人。他也揚名世間,被傳為古印度高僧龍樹之化身。在莫布山和止貢帖寺,有關他的傳說很多。
莫布山有泉水一百二十八股,股股清涼可口。相傳,這里原本荒涼干旱,喇嘛信徒都沒有水喝,覺巴·記登工布很著急,每天向神祈禱。一天,記登工布宣布,神已降下甘露,遂把手中一百二十八顆珍珠向莫布山一拋,從山頂到山下,一百二十八股清泉便汩汩流出。
止貢帖寺右側有座天葬臺。在藏民心目中,天葬是死后超俗升天的最神圣歸宿。天葬的程序是:人死停尸三天后,由家人送往天葬臺,一路不得回頭望,表示死者靈魂不再回來。到了葬場,先把尸體放在葬臺,然后在附近燒起松柏香堆,上撒三葷三素糌粑。香煙直沖云端,“神鷹”見煙便飛來覓食。這時,天葬師一邊念念有詞,一邊進行碎尸處理。完畢,天葬師吹起海螺或仰天長嘯,“神鷹”便一擁而上,搶食碎尸。若余骨未食完,天葬師則一一揀起燒成灰,撤向四方。天葬完成后送殯者便拿出早已備好的酒肉犒勞天葬師,也慶賀死者升天。
止貢帖寺天葬臺據說是世界三大天葬臺中最高大的一座(其余兩座是藏北扎囊桑耶寺天葬臺、印度斯白天葬臺),幾乎和止貢帖寺一樣高。據《西藏民間故事》第三集載,記登工布繼承了其法師帕莫主巴傳授的特殊密法,具有洞察一切的慧眼。那天,他在莫布山修煉密法,慧眼四望,發現莫布山是位魔女的化身。東面一峰像觀音菩薩,南面一峰像毗盧遮那佛,西面像金剛佛,北面像妙音少女神。四座峰周圍有八個林子,東方暴虐林,北方密叢林,西方杠焰林,南方鎖骨林,東北方狂笑林,東南方吉祥林,西南方幽暗林,西北方啾啾林。八個林子里居住著八個神祗,如剎生女、食肉羅剎、鶩鷲、骷髏鬼等。林中有塊五彩繽紛的圣石,上以天然花紋寫著六字真經,表示無量佛的慈、悲、喜、舍,包含三善趣、三惡趣等內容,在此天葬可不進地獄,由觀音菩薩引入天界。圣石周圍還有四種不同的緣境:圓形的差極石、長方形的成佛石、半月形的懲罰石、又黑又粗的險惡石,此山的六道輪回和三惡趣的門都關著。于是,覺巴決定在此建造天葬臺。
天葬臺建好后,四位仙女從印度斯白天葬臺運來四根石柱,她們被覺巴挽留下來,變成四根柱子站在四周擋住尸體攜帶的病毒,所以尸體進入里面都變得十分潔凈。一位叫“熱巴看”的智慧神前來看守,他把自己的半個頭皮剝下拿在手里抖著,招引各種鬼神來此吃血,為天葬出力。起初,天葬由印度來的天狗把尸體帶往天國,現在一塊石頭上還可見到清晰的狗腳印。后覺巴又派來天鷹。天空還有一道由止貢天葬臺通向斯白天葬臺的金線,許多鬼神沿著它來往兩地之間。以后,覺巴把法術傳授給弟子,據說那一些修行很高的人也能看到這些奇觀。覺巴還在天葬臺一方建起座經塔,放上珍寶,命石匠在一百零八塊石板上刻上自己慧眼所見奇景,以示于常人。為方便遠方的人,覺巴又在天葬臺附近選擇一位置,若有人生前在此撒下一滴血,就表示提前天葬,死后不送天葬臺照樣可進天國。覺巴并讓人們在此用小石頭壘起小石堆,死后到天國就是一座宮殿。此處現已石堆成片。覺巴圓寂后,化為一塊石頭立在天葬臺左,給死者指引上天之路。
上一篇:眷眷中州情·洛陽之旅·香山寺·白居易終老之處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天平山·盒中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