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武漢之旅·東湖·鄂渚澤畔留詩魂
東湖一帶在先秦時靠近“云夢”,澤藪遍布,洲渚錯綜,草木繁茂,很能代表楚地的自然風貌。當年,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積極推行政治革新措施而遭到保守勢力的讒毀打擊,被楚王流放到鄂渚,就曾在這里的澤畔小徑流連徘徊,寫下過不少感時傷懷的動人詩篇。湖岸上,留下過屈原的足跡;湖水中,浮動過屈原的身影。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創作的詩篇情感真摯熱烈,想象神奇瑰麗,形式靈活優美,在《詩經》之外另辟了一塊獨特的藝術天地。特別是他自覺地將楚地的明山秀水,香草奇葩,大量納入詩歌作品當中,有力促進了情景交融藝術傳統的形成。劉勰《文心雕龍》云,“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而屈原那些“氣往轢古,辭來切今,驚采絕艷,難與并能”的作品,正是得了“江山之助”。由此推想,東湖一帶的湖澤岡巒、林木花草,也曾為孕育滋養屈原的杰出作品做出過特殊的貢獻。
今天,在屈原漫步過的東湖之濱,人們修建了行吟閣、橘頌亭、滄浪亭、澤畔客舍以及屈原紀念館,這些建筑均集中在東湖西岸的聽濤區。
行吟閣坐落在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上,閣名取自《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句。閣為三層,上懸郭沫若手書的“行吟閣”匾額。閣前有屈原立像,高3.3米,置于3.2米高的底座之上。所塑的屈原,依《漁父》篇中描述,面目清癯,昂首視天,詩人的堅貞精神和高潔人格得到充分的顯示。
桔頌亭乃屈原所作《橘頌》一詩而得名。《橘頌》為《九章》中的一篇:
《鄂渚澤畔留詩魂》古詩句出處: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園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白,類可任兮。紛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愿歲并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詩人借吟詠橘樹,熱情謳歌了理想的人格。詩中所寫的“受命不遷”、“蘇世獨立”、“秉德無私”的橘樹,正是屈原自己高尚情操的寫照。
此外,滄浪亭、澤畔客舍的命名,也都取意于《漁父》。
屈原活動的年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然而,今天的人們卻仍能從東湖的秀色中感受到屈原的不朽詩魂。
上一篇:莽莽關外山·黑龍江之旅·興安嶺·鄂倫春·嘎仙洞·姊妹山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洞庭湖之旅·君山·酒香動漢武秦皇留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