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由洗澡得出浮力定律
——由洗澡得出浮力定律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是希臘最偉大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其中浮力定律的發現卻是由一件趣事引起的。
傳說敘拉古國王亥厄洛命金匠打制一頂純金的王冠。新王冠做得十分精巧,纖細的金絲密密地織成了各種花樣,大小也正合適,國王十分高興。但轉念一想:我給了工匠15兩黃金,會不會被他們私吞了幾兩呢?因此,馬上叫人拿秤來稱,結果不多不少正好15兩。但一位大臣說:“重量一樣不等于黃金沒有少,萬一金匠在黃金中摻進了銀子或其他東西,重量可以不變,但王冠已不是純金的了。”國王聽后覺得很有道理,但有什么辦法能既不損壞王冠又知道王冠是否摻了銀子呢?國王把這個難題交給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欣然領命。可是,不損傷王冠就不能取樣跟純金比較,也不能用試金石查檢金的純度。從表面看,是無法看出金子純度的,該怎樣判定王冠的黃金純度呢?阿基米德思來想去,一直想不出判定方法來。一連幾個星期,他茶飯不思。
阿基米德心力交瘁,覺得總這樣也不是辦法,還是先調節一下身心,再繼續研究吧。于是,他吩咐給自己準備洗澡水。
仆人這一次把浴盆里的水加得太滿了。阿基米德一條腿剛伸進去,水便溢出盆來,再伸進一條腿,水又漫出來一點,等到洗好澡,盆里的水已經少了一些。這時候,他再把腿伸進盆去,那水卻不再溢出來,即使全身都浸泡在盆里,水也沒有溢出一點兒。
看到這種現象,阿基米德突然明朗起來。物體進入水中,一定會排出與體積相等的水,那么,體積越大排開的水一定就越多了。如果把與王冠等重的純金浸入水中,它排出的水是一定的,如果王冠里摻了別的金屬,那些金屬的體積一定比純金大,那么肯定會多排出一些水,兩相對比,王冠里有沒有假,不就很清楚了嗎?
想到這里,阿基米德跳出浴盆開始檢驗自己的設想。他用各種金屬放進水盆,計算溢出的水。得出的結論跟自己的想法完全相同。這時,他覺得解決王冠的問題已經成熟,便帶著必要的儀器進了王宮,準備測試一下王冠是否真由純金所制。
宮殿里,阿基米德請亥厄洛取來純金,稱出跟王冠等重的一塊,放進滿滿一盆水中,這時,盆中的水開始溢出盆外,阿基米德小心將這些水放進杯中,然后放在天平的一端。接著又把王冠也用同樣方法浸出水來,放到天平的另一端,這時候,全體在場的人都清清楚楚看到,王冠所排出的水顯然比純金的多,天平公正地傾向了一方。
阿基米德向亥厄洛國王稟報:“金匠一定在純金里摻了比金輕的金屬,因此王冠的體積會比純金大一點,因此排出的水便比同樣重量的純金多。”在事實面前,金匠只得承認自己確實偷了國王的純金。
阿基米德沿著用排出液體多少稱量物體這條思路繼續研究,終于得出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向上的浮力,這種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量。這就是著名的浮力定律。
上一篇:門捷列夫——歲的小中學生
下一篇:陳念貽——年少立志造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