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銀川之旅·須彌山石窟·小山名須彌石窟果不凡
須彌山石窟位于寧夏固原西北55公里的須彌山東麓,六盤山脈北端,是一處開鑿時間與云岡、龍門石窟相當、藝術上能相媲美的大型造像石窟。由于近代以來這里與外界斷絕了交通,連寧夏本地人也很少知道它的存在,直到五十年代才被文物工作者發現,重又為世人所知。
據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云,須彌是梵文Sumeru的音譯,亦譯“修迷盧”、“須彌樓”、“蘇迷盧”等,意譯“妙高”、“妙光”、“安明”、“善高”、“善積”等。本為印度神話中的山名,為佛教所用。相傳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頂為帝釋天,四面山腰為四天王天,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圍繞的咸海,咸海四周有四大部洲。許多佛教造像和繪畫以此山為題材,用以表示天上的景觀。
固原這個方圓5里的小山,竟然以“須彌”名之,大概是因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甘肅炳靈寺和麥積山石窟盛名遠揚,只有以佛教神山“須彌山”名之,才能使之更有影響,更具吸引力。
須彌山四周都是一望無際光禿禿的黃土,唯獨須彌山上綠草青青,古松蒼翠,山腳流水潺潺,形成當地一大奇觀。須彌山石窟共有一百多個,這些石窟開鑿于北魏至唐代。其中保存較完整的有二十余窟,分布在山麓大小不等的俗稱“大佛寺”、“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的五座山崖上。最有名的是公路北邊懸崖上的第二窟,鑿有高達20.6米的露天釋迦坐像,光一只耳朵就有兩人高,一個眼窩也有一人長,比云岡十九窟大坐佛和龍門奉先寺盧舍那佛還要高大。
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大佛
相傳須彌山的大佛,早先只有二號窟一座,俗稱“二佛爺”。二佛爺高大威儀,全國各地的善男信女紛紛慕名前來朝拜,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這可氣壞了龍門的大佛爺。大佛爺駕青云而來,大吼一聲,從云頭落到二佛爺右邊。他抬頭一看,不覺倒吸一口涼氣,二佛爺坐著比他站著還高出一大截子呢!二佛爺目視前方,連看都沒看他一眼,大佛爺就嚇得再也邁不開步了。這個大佛爺就是一號窟那個微張著嘴、垂著手臂、雙眼呆望著二號窟大佛的那尊佛像。云岡的三佛爺聽說大佛爺慘敗的事后,更是一千個不相信。他跑來須彌山,可是還沒等和二佛爺比試,就被二佛爺高大的形象嚇得雙腿站不穩,“撲通”一聲坐下去摔得面目全非了——這就是今天三號窟那個只有輪廓而沒有面目的三佛像。遠在峨嵋的四川大石聽說三個佛爺比試的情況后,也想來試一試。結果他剛滾到山角,就被二佛爺高大威武的形象震得趴下了——這就是二號窟佛像山角下的那塊巨石。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寄暢園·寄暢山水陰
下一篇:厚厚三晉土·晉南之旅·堯廟·堯王德化世代傳